日前,荷兰皇家壳牌石油集团中国区总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计划每年至少投资10亿美元,开发中国潜在储量丰富的页岩气资源。
而就在几个月前,荷兰皇家壳牌中国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就已经与中石油集团签署了一份产品分成合同,在四川盆地的富顺-永川区块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与生产。这是在中国签署的首份页岩气产品分成合同。
随后,英国BP和美国雪佛龙分别宣布,已经与中国公司签署合作或者合资协议,将在中国进行页岩气勘探或者开发。
法国道达尔也不甘落后,其高层透露,已经与一些公司签订了页岩气项目的“预协议”,具体合同待政府公布具体的开发目标后再定。
外资已经开始在中国页岩气市场上悄然布局。
中国页岩气市场巨大
今年3月,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初次披露了我国页岩气资源的官方评估数据,首次向全球亮了家底。
“经初步评价,中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地区)。”
超过25万亿立方米的可采潜力意味着我国页岩气资源全球领先,但这一数据与国外机构估算的数据相比仍略显保守。早在去年4月,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报告称,全球页岩气可采储量为6622万亿立方英尺(约合187万亿立方米),其中美国为862万亿立方英尺(约合24.4万亿立方米),中国则高达1275万亿立方英尺(约合36万亿立方米)为全球第一。
所谓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具有自生自储、分布广、埋藏浅、生产周期长等特点。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几乎走了一个单边上涨的曲线,原油进口依存度高达56%的中国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页岩气在全球油气资源领域异军突起,形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已成为我国的不二选择。
“我国是页岩气资源大国,加快发展页岩气,对改变我国油气资源格局,甚至改变整个能源结构、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业内人士分析称。
国家能源局也提出计划,到2015年国内页岩气产量将达65亿立方米,而2020年则力争实现600亿~1000亿立方米。按照规划,页岩气未来将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支柱。
商业开发路漫长
有分析称,虽然中国的页岩气总量可能超过美国与加拿大的总和,但眼下尚未投入商用,其最大的障碍就是开采核心技术难以掌握。
据了解,由于页岩气的藏储层一般呈低孔、低渗透率的物性特征,气流的阻力比常规天然气大,所有的井都需要实施储层压裂改造才能开采出来,因此对技术的要求很高,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技术。
而全球页岩气先进的开采技术,主要集中在荷兰皇家壳牌、美国雪佛龙公司等国际能源企业手中,这也是外资大举布局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外资掌握先进的开采技术,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以美国为例,当前美国依靠其规模化技术,开发页岩气成熟区的1亿立方米产能建设投资,约折合人民币2.5亿元至3亿元,与我国常规天然气的开采成本不相上下。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熊伟告诉记者,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目前我国页岩气开发仍处初级阶段,开采成本还较高,在开采技术方面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但相关专家认为,即使与国外技术成熟的公司合作,“中国的页岩气开发在技术上也不可能拿来了就用”。需要经过技术上的验证,因为中国与美国的页岩气在地质、藏储层上的差异巨大。
例如,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层埋深要比美国的深:美国的页岩气层深度在800米~2600米,而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层埋深在2000米~3500米。
不仅在深度上,我国开采页岩气难度较大,在页岩气存在形式上,我国开采条件也不占优势。
据了解,页岩气的存在形式一种是吸附气,另一种是游离气。以盆地地形为例,美国每吨页岩中间吸附气的含量是3.2方~3.9方,我国只有1.26方~2.3方,这里面吸附气之间的含量存在100%~250%的差距。另一个方面是在游离气方面,美国每吨的游离气含量是4.8方~6方,国内只有2.65方。这意味着中国页岩气开采难度可能更大。
上述专家称,只有适合中国页岩气开发的“自用技术”,才是“十二五”期间亟待发展的技术目标,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良。
借鉴国外经验走“自己的路”
美国是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最早的国家,非常规天然气已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数据显示,美国页岩气开发进展很快,在2000年只勘探发现5个盆地,至2010年已探明大于30个盆地,到2012年已有近10万口探井。
美国在页岩气勘查开发方面的成功在许多方面值得我国借鉴。美国的页岩气勘查开发准入门槛较低,主体多元化,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技术发展主要由中小公司推动,使其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
据了解,1935年~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先后出台32项政策、法规支持、监管油气勘探开发。而美国政府7部门分工负责的健全、有效的勘查开发监管体系起到了保障作用;完善的基础设施、专业化的技术服务起到了支持作用。
此外,开发技术滞后、专业化程度较低、水资源相对匮乏、管网较少、开发地区人口密集也是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不利因素。
对于未来页岩气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会长胡文瑞说,中国应参考国外的成功模式,建立页岩气资源开发的高端模型,走中国式页岩气发展之路。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博士李玉喜表示,页岩气勘查开发具有前期投入大、开发成本高、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等特点,在页岩气发展初期,迫切需要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页岩气的生产周期大约需要30年至50年,没有优惠政策扶持仅靠企业投入难以持续。
他建议,对页岩气的开发,应实施比支持煤层气发展更优惠的政策,在财政补贴、实行市场定价、减免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免缴关键设备和关键技术的关税、保障用地和用水需求等方面予以支持。
李玉喜还认为,中国应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创新机制为主线,以开放市场为核心,开展页岩气关键技术攻关。他指出,我国的页岩气开发,应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中国自己的页岩气发展之路。
(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