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产业和技术变革中,中国企业的机会在哪里?
今年初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欧债危机再度恶化,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放缓,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深度调整和转型时期。在9月1日召开的2012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高峰论坛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和国务院商务部部长助理李荣灿从不同角度对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世界经济、金融的恢复仍将长路漫漫
吴晓灵认为,国际货币制度的缺陷决定了世界经济、金融的恢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将是一个制度变革的过程。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导致国际贸易结构失衡。新兴市场国家的“穷人”通过购买美国国债,把钱借给美国的“富人”,“富人”不仅获得了融资,还将大量资金投向新兴市场国家获取投资收益。但是,这种资金循环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未来,美国还将是债务大国,美元作为国际结算主要货币还将持续,所造成的发展中国家生产获取美元、美国人发债消费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的国际贸易失衡也将继续。
吴晓灵表示,目前欧债危机还没有好转的迹象,并且有加剧的可能。未来,欧元要想走出困境,就要逐步走向财政联盟。欧盟在这个过程当中要逐步严肃财政纪律,但也要给它一定的缓冲时间。
引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尚未形成
“欧债危机仍然处于高危阶段,目前仍然是全球经济复苏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谈到欧债危机,李荣灿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欧债危机严重威胁了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并且现在仍没有找到非常好的办法。”
对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现状,李荣灿表示,除了欧洲以外,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复苏的步伐也在放缓,首当其冲的是美国。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再加上大选年背景下可能造成的“政策难产”,美国经济今后的走势仍然存在较大的变数。日本经济总体来说有所恢复,但日元升值、债务问题和电力不足仍将对日本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新兴经济体受到外部市场环境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今年初以来的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其中,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增速已经降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下一步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在加大。
综合上述原因,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势不被非常看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分别下调为3.5%和3.9%,比4月份的预测调低了0.1个和0.2个百分点。另外,新能源、物联网、生命科学等新技术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引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尚未形成。因此,世界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增长态势,正在进入比较长的深度调整期。
面对变革中国企业要早做准备
面对世界经济的严峻形势,大企业也不是没有机会。吴晓灵建议,现在欧盟和美国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之后,都提出了制造业重归的政策,积极地发展本国的制造业。我们在制造业上有很多的优势和强势,我们应该保持这样的优势。在其他国家需要发展本国制造业的时候,中国企业应该走出去,加快制造业的并购和在矿产资源方面的投资、并购。同时,我们应该发展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为企业走出去服务。
同时,吴晓灵建议,大企业应该重视对金融工具的应用。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商业银行利润占比大幅度增长,占利润总额的40.13%(比上一年的30.90%大幅增长了9.23个百分点),显示出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成本过高。吴晓灵认为,除了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都可以作为企业获取融资的重要渠道。另外,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的境内股票融资也是企业获取融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现在,很多大企业都在减少对贷款的依赖,转而主要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资本融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由于比贷款利率低,债券融资的成本更低一些。
李荣灿认为,在这一轮产业转移当中,服务业的转移步伐在明显加快。另外,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已初露端倪。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吸取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教训,大力推进再工业化、产业回归。例如,他们运用技术和资金的优势引领新的产业技术革命,获取巨大的创新收益。从目前来看,这次产业革命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再加上新材料、新产业模式相结合,以新兴的通信技术和能源技术为基础、制造业数字化或者智能化为标准,生产经营模式开始从集中式大批量生产向分散式个性化定制转变。所以,新的产业和技术变革可能对全球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此,我国大企业要早做准备,密切关注新一轮产业和技术变革的动向,在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中抓住机遇,找准定位,巩固传统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复杂的经济变局下,中国企业如何做强做优?
2012中国企业500强呈现三大特征
入围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总体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规模在持续快速扩张。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更高,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入围企业2011年的营业收入总额为44.9万亿元,比2011年入围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增长了23.6%;入围门槛为175.1亿元,比2011年的入围门槛提高了23.3%。
二是入围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2012中国企业500强2011年的营业收入总额占我国2011年GDP的比率高达95%,税收贡献率接近40%。这些企业已成为改变世界经济版图的最突出力量。
三是效益增速明显放缓,与美国企业500强再度拉开差距。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包括500强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都受到了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巨大压力,尤其是钢铁、有色、煤炭、重型机械等重化工行业的企业感受最深。2012中国企业500强2011年实现利润2.1万亿元,仅比2011年入围企业的利润略有增长,而营业收入总额的增幅为23.6%;营业收入总额折合6.9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59.1%,比2011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但是,须要注意的是,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绩效指标一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连续3年领先的局面,再次与美国企业500强拉开了差距。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2.1%,低于美国企业500强2.1个百分点;收入利润率为4.7%,低于美国企业500强2.3个百分点。
同时,2012中国企业500强在2011年的净利润、人均营业收入也分别只有美国企业500强的39.5%、50.0%。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凭借其技术、品牌和供应链优势,主导行业发展的格局仍没有改变,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优势地位仍没有改变。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我国大企业在盈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差距还很大。
几点建议助力中国企业做强做优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企业长期高速成长所依赖的基本条件正在改变。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下行态势,且降幅有所扩大,不少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困难。对此,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认为,我国大企业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在高速增长条件下形成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把做强做优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不能再单纯追求规模的快速扩张,要努力实现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要素投入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变,要更加突出经济效益,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
加快做强做优,我国大企业需要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王忠禹介绍,2012中国企业500强中,有423家企业填报了研发数据,其2011年的平均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只有1.33%,低于前两年的1.44%和1.40%。这须要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我国大企业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浓厚氛围,切实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尤其要重视根据主业发展方向确立科技创新发展路线,制定科技发展规划;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有份量的知识产权;大力提升获取社会创新资源的能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上下游、国内外有效结合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将企业发展建立在坚实的技术进步基础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一些关键技术领域正处在“变革前夜”,半导体、新材料等成熟技术加速升级,页岩气开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分布式通讯和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进一步融合,智能制造、合成生物制造等全新的制造技术正在兴起,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领域正在产生具有全球特征的大产业和新业态。我国大企业要高度关注新一轮技术革命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早谋划,提前布局。
加快做强做优,我国大企业要积极探索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管理模式。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认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在颠覆性地改变工业革命所形成的经济形态和增长模式,对企业发展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广泛触发了企业的管理变革。海尔集团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挑战,通过组建自主经营体,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实施“人单合一”的业绩考核机制,使得员工能够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激励、自我驱动,从而原创性地建立起一套由市场需求拉动、敏捷高效、全员自主经营的商业模式,实现了企业业绩的快速提升。
我国大企业要高度关注互联网时代企业运营环境的变化,在市场“倒逼”的形势下,将原来以厂商为中心、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促销和低成本竞争的模式,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个性化营销、柔性化生产和精准化服务的模式;要高度重视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建立以流程、标准和制度为基础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的运营活动纳入信息化轨道;要高度重视员工管理方式的变革,从对人的行为的刚性管理转变为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全方位激励,为他们提供发展机会和施展才能的平台;要高度关注企业管理范畴的变化,由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建立起全球协作、共创、共赢的快速反应的社会化价值创造网络。
此外,加快做强做优,我国大企业还要大力提高集团管控能力,大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等等。
行业利润差距大,钢铁业调结构须找准方向
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提出了“稳市场、控产量、调结构、保盈利”的十二字方针。调结构怎么调?往哪里调?分析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利润榜单,或许有助于钢铁工业找准调结构的方向。当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和钢铁行业的实际也是必要条件之一。
从行业的角度看,商业银行业是利润的“大头”。2012中国企业500强中共有14家商业银行,他们在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0.32%,占500强营业收入总额的7.23%(比上一年的6.26%略有增长);资产总额为7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5.49%,占500强资产总额的54.90%(比上一年的55.38%略有下降);利润总额为8414.82万亿元,同比增长28.58%,占500强利润的40.13%(比上一年的30.90%略有下降)。
其实,钢铁企业对于金融行业也并不陌生。中国第一家由工业企业开办的商业银行———华夏银行———就是由首钢总公司于1992年兴办的。宝钢也先后投资参股了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银行等。随着多元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近年来,钢铁企业在银行、证券等领域均有投资,通过财务公司间接从事部分银行业务的钢铁企业已经很多了。
在500强企业所处的76个行业中,只有5个行业的平均收入利润率超过10%,分别为互联网传媒、商务、娱乐服务业(35.8%),商业银行业(25.9%),酿酒制造业(12.9%),黄金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0%),港口服务业(11.1%);平均收入利润率超过8%不足10%的行业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物业及房屋装饰、修缮、管理等服务业(9.53%),烟草加工业(8.99%),商务服务业(8.56%),道路运输、城市公交、交通及辅助服务业(8.15%)。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上述行业都是有机会的行业。当然,也有平均收入利润率较低的行业,具体见表2。
从资产利润率的角度看,有4个行业的资产利润率超过10%,分别是农林机械、设备及零配件制造业(18.32%),互联网传媒、商务、娱乐服务业(17.96%),黄金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72%),橡胶制品业(10.17%);资产利润率不足0.5%的行业有5个,分别是电力生产业(0.43%),人寿保险业(0.41%),公用事业、市政服务、公共设施经营与管理业(0.38%),农业、渔业、畜牧业及林业(0.17%),水上运输业(-0.85%)。
以上仅仅是从行业平均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的角度为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企业来说,也不一定不具备进入这个行业的条件,比如物流业。我国不少钢铁企业在大宗商品的物流运输方面都进行了投资,因为钢铁行业本身就是个物资大进大出的行业,物流量巨大,投资物流业或许也有不错的利润水平。不过,从资本运作的角度看,钢铁企业还有更多的其他选择。(中国冶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