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股的整体表现基本印证了经济基本面是影响股市表现的核心因素。在“经济底”一再推迟的背景下,A股每一次寻底均以失败告终。不过,随着“稳增长”政策累积效应逐渐显现,三季度很可能是本轮经济周期调整的阶段性底部。在此背景下,A股在四季度迎来阶段性反弹将是大概率事件。
首先,从经济基本面看,三季度或是我国经济形势最严峻时候,四季度出现企稳的可能性增大。短期来看,去库存周期有望在今年末结束。随着去库存周期结束,经济短周期底部最晚出现在今年末明年初。
QE3的推出或加速“经济底”到来。历史上,PPI价格周期一般领先库存周期三个月左右。随着上周QE3的推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料将在QE3周期内震荡攀升,商品期货指数CRB大概率将延续此前反弹态势。
CRB是PPI的有效领先指标,CRB指数从6月初开始企稳反弹,同比增速在6月见底后连续两月回升。而在历史上,CRB指数同比增速领先PPI两至三个月,这意味着我国PPI在三季度触底企稳是大概率事件。翘尾因素也支持PPI三季度触底企稳。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次美联储推出的QE3有“无限时”与“不限量”的特征,其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尚难估量,但QE3的推波助澜很可能促使我国PPI同比增速加速回升。若10月初公布的9月PPI同比降幅明显收敛,其对A股市场的提振作用将立竿见影。
其次,“稳增长”政策力度有望渐次增大。引发“9.7长阳”的导火索是发改委网站集中公布批复基建项目,随后政策层面的相对平静引发了投资者对项目落实进度的担忧,进而令市场失去了进一步做多的信心。
不过,真正引发近期市场持续调整的原因是“金九银十”预期的可能落空。由于9、10月是传统的消费旺季,一般会带动房地产、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短期走强,进而形成经济阶段性反弹预期,但此前部分机构对9月地产销售的调研情况不乐观,三季度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在此背景下,管理层逆周期调控的力度仍有望继续增大。日前管理层表态将适时动用万亿财政余额“稳增长”及再次重申要“稳外贸”,可见已做好在“投资”与“出口”两方面加大政策托底力度的准备。
再次,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大幅释放流动性的背景下,A股恐难以只做“旁观者”。随着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相继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外围股市呈现普涨格局,对流动性较敏感的香港股市近期也持续走高,恒生AH溢价指数跌至103.33点,创近半年来新低。尽管外围市场对A股的带动作用逐渐减弱,但长期落后于全球表现,无形中也在为A股积聚着未来反弹的动能。
最后,由于市场此前的持续下跌,无论从估值、跌幅、市场信心等方面,A股历史上的重大底部特征均已浮现。换言之,A股当前或已处于真正的底部区域,所缺乏的只是触底反弹的催化剂。
目前掣肘A股表现的主要问题仍是经济底部何时探明。随着以基建为代表的逆周期调控逐渐加码与QE3适时推出,当下很可能就是国内经济形势最严峻时刻,四季度经济企稳可能性在增大。即使经济企稳反弹的力度不会太大,但只要市场对四季度经济出现阶段性企稳的预期逐步达成一致,此前持续下行的A股很可能在四季度迎来阶段性反弹行情。当然,考虑到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先行作用,不排除A股可能略早于“经济底”探明阶段性“市场底”。
全球央行在行动 周期板块望走强
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拉开了全球央行扭开水龙头、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大幕。
昨天 (9月19日),日本央行(BOJ)决定追加10万亿日元货币宽松措施,并维持0~0.1%的超低利率不变。与此同时,欧洲方面也在行动,从英国央行会议纪要公布结果来看,一些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认为未来更有可能需要扩大资产购买规模。
上周笔者曾预判,全球央行很可能会联手出击,集体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只是对了一半,因为中国央行,迟迟没有动作,这也成为制约行情走势的关键点。
从国内经济来看,政府正在加大微调,包括地铁等投资项目,未来几年将会对经济构成持续拉动。但是这还不够,因为大量资金因过高的准备金率而被强行“消灭”,缺钱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实体经济自不用说,前几天有个朋友还给我讲,如果周行长仍不放松,年底很可能有大量的三角债爆发,所以形势依然严峻;虚拟经济呢,看看目前的A股,每天交投冷清。以昨天为例,沪深两市总成交金额合计不足900亿元,这样一个数量级别的成交金额,对于当前庞大的A股市场,自然很难有足够的推动力量。
周一暴跌过后,我说过再看三天,也就是明日为限。从前两个交易日的情况来看,市场总体偏弱,留下了上下两个缺口没有回补,这更增加了研判后市的难度。但是,市场不可能在此长期横盘,我相信,很快就会选择方向。从我对这几天周期类公司的表现分析,目前的主流资金都介入了黄金股中,其他的周期类公司虽然相对较弱,但昨天却是暂时企稳,如果大周期板块能够走强,那么市场将可能转危为安。
当然,行情的关键,还是在于流动性,中国央行能否追随全球央行的动作,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A股的命运。(来源: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