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亚洲最大的豪华游船“海洋航行者”号从中国北方首个邮轮母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出发,载着3000多名中国游客度过了一个愉快的“黄金周”。近年来,邮轮度假与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这种从欧美舶来的新颖的海洋度假产品,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与此同时,中国邮轮产业迅速发展也带动着国内邮轮经济快速增长。“欧美邮轮市场已趋于饱和,全球邮轮产业东移的趋势已愈加明显。”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上,这一观点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只是,在邮轮产业东移带来的机遇面前,中国要如何着手,才不会错过发展良机?
出台政策引领协调发展
“我国目前还没有将邮轮产业列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也没有专门针对这一产业发展制定系统化的制度规范。”谈及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不无遗憾地表示。
据悉,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看到了邮轮产业东移的良机,纷纷在国家及行业层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引导本国或本地区邮轮经济的发展,例如,印度出台了《国家邮轮旅游总体规划》,东盟十国联合推出《东盟邮轮经济协调发展规划》,韩国则制定了《大韩民国邮轮产业发展规划》。
郑炜航认为,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他建议,应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制定《中国邮轮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或者《中国邮轮经济发展纲要》,从邮轮经济发展定位和目标、邮轮港口布局、游船采购、邮轮物流、邮轮人才、游船设计与建造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发布“2012~2030年中国邮轮经济发展纲要”,有效指导各地协调发展,避免一拥而上、重复建设,使中国在亚洲邮轮产业发展新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
加快建立本土游船船队
“要想加入国际竞争,把消费留在国内,中国应尽快培育、建立自己的邮轮公司和游船船队。”郑炜航建议。
一直以来,中国都没有建造豪华游船的经验,邮轮公司只能租赁或者购买国外的豪华游船。但是豪华游船的包租费高,而购买该型船则投资大、壁垒高。以1艘6万总吨级的豪华游船为例,其造价大约是30亿美元,即使买二手船,价格也在10亿美元左右,此外,购买豪华游船的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的合计税率也高达27%。相比较之下,在国内建造豪华游船则可以大幅降低邮轮公司的成本。
厦门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日前,厦门环球邮轮有限公司与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国内第一艘自主建造豪华游船“中国厦门”号的委托建造协议。有专家表示,拥有中国自主建造的豪华游船后,国内邮轮公司不仅可以节省高昂的包租费,同时在航线设计、航线申请等方面也会主动得多。
不过,英国劳氏船级社高级验船师李天翔表示,中国建造豪华游船仍然面临着设计和建造工艺两方面的挑战。他认为,中国只有尽快培养豪华游船的设计人才,并在提高焊接等工艺水平方面多作努力,才能在豪华游船建造方面有所建树,从而做好迎接邮轮产业东移的准备。
设立邮轮产业发展试点区
郑炜航提出的一项建议是设立“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试点区”,对这些区域发展邮轮产业给予政策支持。上海作为中国的国际航运中心、快速发展的邮轮母港、国内造船业的聚集地,成为他推荐的试点区之一。
郑炜航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在外资准入、税收、金融、通关等方面对试点区予以政策上的支持。以金融信贷为例,可以在试点区设立邮轮单船租赁公司,允许开设离岸账户,帮助企业通过银行、邮轮产业基金、邮轮信托等渠道,更加方便地解决融资问题。
此外,郑炜航指出,游船吨税过高也是阻碍邮轮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虽然中国港口的综合收费远远超过新加坡、日本等国家,但是目前国内许多码头运营商仍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为此,他建议减免游船吨税,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游船挂靠,从而带动包括岸上在内的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中国船舶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