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时代是一个华丽的舞台,如果没有出色的演员,这舞台也就没那么的光彩,而如果没有这舞台,演员的发挥也就没那么痛快。过去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我们现在耳熟能详、顶礼膜拜的企业强者,正是在过去这十年裂变和绽放。时代放纵着他们的野心、激情和天才,而他们也果断抓住了这个时代的厚望。这也正是我们推出此次策划报道《我和这个时代》的初衷。时代与企业、企业家息息相关、惺惺相惜,他们的合力,呈现出的就是一幅崛起中国的浩荡画卷。
十年前,电子商务在中国的零售领域还不足挂齿。2002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仅有1089亿元,在GDP中的比例刚刚达到1%;十年后的今天,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已经开始对传统零售产生威胁和冲击。去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万亿元,占GDP的比例也达到了13%。
十年前,我们对网购嗤之以鼻,认为一切商品都可以在网上买到的说法无异于痴人说梦;十年后,你我却已经无法离开网购了。
十年前,京东商城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正带领着几个员工在网上疯狂发帖,推销着自己店里的电子产品;十年后,刘强东创建的京东商城已经稳坐中国B2C头把交椅,他和京东的一举一动都被视为业界的风向标。这个月,刘强东刚刚入选了2012《财富》“全球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成为仅有的两名中国上榜人之一。
刘强东在微博上爱用感叹号,现实中,这个中国B2C巨鳄的创始人穿着简单,说话平静淡然,又充满自信。他带领京东商城成为中国电商领军企业,但前路远未允许他停歇。
无心插柳式“触电”
2003年,刘强东创办的小型电子产品店——“京东多媒体”在全国已经有了12家门店。在那场全国性的灾难“非典”来临之前,刘强东的榜样是国美,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京东多媒体”可以做成IT数码全国连锁店。
然而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曾经车水马龙的中关村变得门庭冷落,刘强东店里的生意也一落千丈。为了生存,他把产品搬到了网上出售。1000多单生意的成功让他看到了电子商务的优势,第二年1月,京东网上商城的前身“京东多媒体网”正式上线。刘强东的网上生意便一发不可收拾。
2005年,为了一心一意做电商,刘强东毅然决然地关掉了所有实体门店。那一年,他曾经的榜样国美电器新开了280家,总店数达到430家。
员工对刘强东关店的不解很快就被网上业务的几何级增长冲得一干二净。数据显示,2004-2011年,京东商城销售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00%。
看上去,刘强东无心插柳式的“触电”成就了今天的京东商城。但今天回过头来审视,本是网络门外汉的刘强东却恰逢其时地赶上了电商业回暖复苏的大潮。刘强东苦苦在网上推销产品的那段日子,阿里巴巴集团投资1亿元成立了淘宝网进军C2C,并推出了“支付宝”。同年,慧聪网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B2B电子商务公司。就在京东上线的那个月里,马云正式提出了“网商”概念。
快速配送抓住网购“命门”
现在,上午11点前在京东商城下订单,下午京东的快递员就会把货物送到办公室。
相信大多数北京白领对上述京东的“211限时达”服务并不陌生。可谁曾想到,刘强东“触网”之初,还是通过邮局来邮寄货物的。从下单到汇款再到收货,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刘强东不知道,“非典”那一年,顺丰快递已经开始通过航空来运送货物了。
在用户的要求下,刘强东开始与圆通等公司合作,配送效率也逐渐提高。此后几年,中国的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购物,第三方快递也逐渐由幕后走到了台前。申通、圆通和EMS等第三方快递的名字也成为老百姓所熟悉的名词。
然而,在2007年之前,还鲜有人意识到物流是电商的“命门”。当消费者频频抱怨物流过慢、快递丢件甚至包裹里的手机被换成砖头时,为数不少的商家或委屈或理直气壮:物流不是我们能控制得了的,我们卖的商品没有问题,干吗要投诉我们?
面对第三方快递在时效和服务上的短板,刘强东没有逃避,他想,既然无法控制第三方物流,那么就建立一个能为自己所掌握的物流!2007年,京东商城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成立了自己的配送队伍。两年后,京东配送再次升级,成立全资快递子公司,在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基本摆脱了第三方快递的制约。
“京东花钱最多的地方就是物流体系。”刘强东坦言,电商业要形成规模效应,必须依靠能够覆盖全国的物流体系。“总要有人去创建物流系统,现在京东做的就是这件事。”
饱受争议的价格战
过去,我们翘首盼着百货超市促销打折的日子,兴致勃勃地去小店砍价,甚至奔波一天只为货比三家。可是现在,网上的限时抢购更让人兴奋,哪怕身体再疲惫,我们也会在凌晨目不转睛地等待网上促销大战开始的那一秒。因为,网上的促销着实比实体店更有吸引力。
不得不说,刘强东在这其中起了太大的作用。他承认,公司成立以来,几乎“天天打仗。没有战争,团队都要蔫了”。这些低价战役让更多消费者知道了京东,也把电商界搅得血雨腥风。
2010年,京东涉足图书业务后,刘强东要求每本书价格比对手便宜20%。这让当时的在线图书大佬当当网和卓越亚马逊措手不及。那些平时或是在书店买昂贵正版书、或是在小网店买便宜盗版书的消费者发现,原来在京东可以买到既便宜又是正版的图书。京东博得了不少“书虫”的好感,在这期间,京东逐渐成长为B2C领域的巨鳄。
围剿行动并没有随着京东商城的壮大而停止。虽然价格战饱受业界诟病,但今年刘强东还是率领京东加入了规模和声势空前的两场电商价格战,直面挑战天猫、苏宁和国美。刘强东对价格战的看法简单却明智:只要更多的消费者到线上购物、更多地消费在京东网购,其他的都是浮云。
有消费者担心,价格战的后果是京东垄断市场,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对此刘强东在微博上回应说:“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出现过零售商垄断市场的情况,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巨头沃尔玛也只占到市场的5%,大家这个担心有点多余。”
有价值的企业迟早会赚钱
光鲜照人的销售额、尴尬难掩的负利润、依靠资本注血存活,这是中国电商业的真实写照。
“烧钱”、“赔钱赚吆喝”这类词语用在电商身上一点儿也不夸张,而耗费近百亿元自建物流的京东商城也成为了公认的“烧钱”企业代表。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京东资金链断裂”、“投资方撤资”一类的消息传出。
“我不care,消费者也不会care的。”谈起这些传闻,刘强东突然蹦出一个英文单词来表达他的不屑与淡定。
“不管外面对京东商城有多少质疑,有多少资金链断裂的传闻,我们都可以睡得着觉,因为我知道消费者感兴趣的永远是用户体验,这一点正是我们一直坚持做的。”刘强东说,京东的销售额一直在增速提高,这就证明了消费者的认可。
谈及电商饱受诟病的盈利问题,刘强东淡然地说:“给社会带来价值的企业早晚都会赚钱的。”在他看来,任何新兴行业都需要大量的投资,特别是电商,在行业发展之初,亏钱是正常的。“目前我们的投资都是可持续的,可以带来用户体验的改善。像'211限时达’、快速上门退换货等服务的提供都离不开物流上的投资。”
(北京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