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周通过了业界期盼已久的《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加上此前已经先期通过的《核安全规划》,约束性必要条件都已经制定完成,冰封已久的核电项目审批大门或将就此打开。
“这是核电重启的信号,但却是一个有条件的重启。”10月26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资深核电技术专家赵志祥在解读《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时指出,“现在,国家对今后核电建设又提出了三点要求,即稳妥恢复正常建设,科学布局,同时还要提高准入门槛”。“今后核电项目审批将会更加严格,安全要求不断提高。”
此次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没有透露未来具体核电装机规模,对此,赵志祥表示,正式文本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他预计,“十二五”是重要的调整期,在“十三五”时期,核电建设将会进入提速期。到2020年,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8800万千瓦。
装机容量将达8800万千瓦
规划与法律不同,它具备的是指导性而非强制性,进度如何把握还要根据实际经济发展来制定和修改。今后,随着能源需求的变化,以及国际核电的重新升温,《中长期发展规划》可能还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2006年,国家能源局曾制定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目标是2020年建成4000万千瓦,同时在建2800万千瓦,加在一起将近7000万千瓦。”赵志祥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7000万千瓦目标的由来。但核电界对这一数字也有不同的理解。建成4000万千瓦,是不是包括当前我国正在运行的1200多万千瓦?如果不包括,加上1200多万千瓦,就是8000万千瓦,所以社会上关于核电7000万~8000万千瓦规模的说法,是这么来的。”
据介绍,2006年之后随着国内发展核电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此前规划没有正式批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又有所调整。2010年,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工程院做了一个战略研究,最后这个研究报告提出:2020年要建成7000万千瓦。加上在建装机容量,核电建设速度显然要加快很多。
根据现在已知的信息,赵志祥推测,最终《中长期发展规划》采用的会是2006年规划与2010年研究报告的折中方案。即到2015年,我国核电装机要建成4000万千瓦。到2020年,将建成5800万千瓦,同时在建3000万千瓦,两项相加,为8800万千瓦。
“现在,我国有1250万千瓦核电站在运营,同时国家已经批的,有26台在建机组,共计2700万千瓦。如果都能建成,到2015年,4000万千瓦就达到了,这是一个现实的数据。”赵志祥指出,“按照折中方案,从2015年到2020年,五年之中要在建4800万千瓦,每年要新开工建设7~8个核电项目,这个进度说明,'十二五’是个调整时期,而真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则是在'十三五’时期。”
内陆核项目开工遥遥无期
赵志祥指出,“此次两项《规划》的通过是个好事情,说明我国已经理顺了核电发展的关键环节。但现在,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果内陆不再建设核电项目,那么已经开工的,涉及到设备制造、人才队伍等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和解决。”
根据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只在沿海地区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受此影响,江西彭泽、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核电项目,将彻底开工无望。据了解,这些项目因为已经拿到“路条”,前期投入很大,大约为100多亿元。而根据要求,“十二五”时期肯定是不能开工,而何时开工也尚未披露。
“内陆核电站,在技术层面是没问题的。”赵志祥认为,“从安全标准要求等方面来说,与沿海没有差别。沿海可以建,内陆也可以建。但国家有更高层面的思考。
他表示,现在核电安全标准提高了,准入门槛也提高了,发生严重的核电事故概率也大大降低,但降低并不是消除。国家会考虑这样的问题:“不论是十万堆年一次,还是百万堆年一次,在任何一年发生,都是一个灾难,不管概率多低,假定发生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这样的核事故,大面积土地被污染,内陆水源受到侵袭,产生的最坏后果能不能承受?”
“我国内陆水系很丰富,假如发生核事故,受污染水域会很大,最短也可能造成一周时间内几千万人喝不上水。再如最坏的事故,发生堆芯融化,放射性物质跑出,是否有应对措施,能够确实保证不会对社会公众造成影响?如果不能很好回答这样的问题,国家也很难做出恢复内陆核电站建设的决定。为此,只有核工业通过技术的发展和设计能力的提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公众一个信服的理由,保证不会发生日本那样的事故和影响,内陆核电项目或许才会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核电建设需兼顾自主化思路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核电建设的要求,今后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必须符合第三代安全标准。第三代核电的标准是,要求核电机组发生堆芯严重毁坏的概率,要在十万分之一堆年以下,放射性物环境释放要低于百万分之一堆年。
按此标准,现在我国的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是达不到的,只有在建的美国AP1000,以及法国EPR机组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和要求。国内中核工业集团的ACP1000核电技术,虽然也属于第三代核电技术,但由于没有建设实例,很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丧失优势。
“准入门槛的提高对中国核电安全来说是必要的。”赵志祥指出,“我国核电技术起步晚,是后发国家,与国外技术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最新的准入条件要求,很可能会对国家核电自主化发展造成一定的抑制作用。”
他指出,大型核电项目,核电技术自主设计才是龙头,仅仅依靠简单的引进消化吸收,并不能真正掌握核电技术的精髓。“国外的技术标准,设计要求堆芯探测仪器要放4个。可是为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放3个,更能降低成本?所以,只有掌握了设计自主化,才能真正成为核技术强国,这才是最关键的。否则核心设备国产化、自主化也无从谈起。”
赵志祥对我国的核电技术充满信心。他表示,由中国原子能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钠冷快堆技术,目前已经完成技术储备到实验堆的建设,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将会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的核电技术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他希望,今后国家相关部门在安全、高效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兼顾自主化的发展思路,对国内包括ACP1000在内的,第三代以及更先进的核电技术给予支持。
“今后,我国二代、二代改进型机组不会再建了,但我国的核电自主研发能力,恰恰是在这些机组建设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提高核电建设门槛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我们在努力实现安全高效的建设之余,更不能对自主研发平台和自主技术有所放弃。”赵志祥指出,希望国家能够给予自主技术重视,给国产核电机组一个舞台。“不开工建设就永远不会有首台首套,美国的AP1000不也是在中国才有了第一个在建项目么?”
(中国工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