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一行三会监管方式存在问题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11-20 8:45:51  兰格钢铁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11月17日表示,目前金融市场监管采取的“一行三会”(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的监管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金融业混业经营和综合监管是系统化的目标,“一行三会”等监管部门之间需要协调、配合,才能起到系统监管的效果。

    成思危是在当天在北京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IFF)第九届全球年会期间接受新华网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金融改革需“三化”

    据报道,成思危当天首先被问及了金融改革方向的问题,成思危就此指出中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成思危称,中国的实体经济目前发展得非常扎实,所以金融一定要跟上,金融改革需要沿着“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的方向推进。

    “国际化,就是要提高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国际化就需要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成思危说,所谓金融的国际化其实主要是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市场化就是要实现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这在十八大报告中也有提及。还有是要增加市场的主体参与者,让参与者多样化,要引入民营资本。还有一点,金融业一定要认识到自身是服务业的属性,在观念上进行转变,加强金融服务。

    “最后一个,系统化,是说我们的监管要系统化,也是十八大提到的。”成思危说,“风险是互相流动的,不可能静止停在一个地方,另一方面,资金是需要迅速流动才能产生更多的效益的。所以,各个监管部门之间需要协调、配合。”

    金融没有协调发展

    成思危随后谈到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动力和问题。

    成思危说,经济发展了,金融一定要跟得上。“而中国金融发展相对于经济发展还存在两方面问题:一个是它没有协调发展,另外一个是金融的国际竞争力没跟上。比如亚洲金融危机似乎对我们的冲击不大,实际上是因为那时候我们没有股份制银行、没有金融衍生品这些。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的金融效益也随之低下了。这两方面问题需要正视。”

    7%增速是可能且必要的

    成思危最后谈到了中国经济的问题。他认为,中国必须要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真正让市场的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当下最关键就是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我个人觉得需要注意协调好四个关系,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公平和效益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集权和分权的关系。这些是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要面对的。”

    成思危还指出,今后的经济增速会在“十二五”规划的区间内——7%左右,这个目标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成思危:一行三会监管方式存在问题
  • 成思危:转变发展方式应让居民敢于消费
  • 成思危:过度经济刺激政策负面效应明显
  • 成思危:过度经济刺激有危害 中国亟须三个外转内
  • 兰格报道 成思危:建设现代物流型企业是钢贸企业长远出路
  • 兰格报道--成思危:四项应急措施助钢贸行业渡过难关
  • 成思危谈钢铁物流发展
  • 成思危:中国外汇储备现已超过实际需要
  • 成思危:“救市”应重“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