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日等待,首批参与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的银行名单正式出炉,共有15家银行获得批准,这也意味着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开闸。
昨日上午10点30分,“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项目签约仪式”准时开始,参与签约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签约过程很快也相当顺利”。与此前市场传言不同,首批参与这一业务的银行由10家增加至15家,包括中银香港、工银亚洲、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汇丰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渣打香港”)、恒生银行、东亚银行、南洋商业银行等15家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香港银行。
同时,深圳市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15家注册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企业参加了签约仪式,共签约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项目26个,协议总金额约20亿元。同时,东亚银行在现场与一家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签署贷款协议,客户已经完成该笔跨境人民币贷款的提取。
东亚银行相关负责人直言,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开闸,是人民币国际化又一探索,加强深港两地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开放,更能促进前海地区的金融创新。
渣打中国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道,渣打香港是前海地区企业的放贷方,贷款方是在前海注册的企业,此次贷款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内地和香港之间的流动。渣打中国首席执行总裁林清德表示:“跨境人民币贷款的开闸是前海探索人民币回流循环机制的重要一环,对人民币'走出去’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去年12月27日,央行深圳中心支行对外公布《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记者从多家获批商业银行了解到,《暂行办法》发布后,各家银行就已经开始着手为跨境人民币贷款做准备。根据《暂行办法》,境内企业在前海合作区实际经营或投资业务,即可直接从香港银行借入人民币,并通过深圳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结算,贷款利率由借贷双方自主确定。
此外,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和交通银行深圳市分行与联富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宝能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等签署了金额达6.2亿元的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协议,也实现了两地的双向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