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密集兑现年度收益 分红时点与行情判断无关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3-1-30 7:56:45  兰格钢铁
    年初以来基金分红热情明显回升,行情的回暖使得兜中积累了“余粮”的基金选择集中派发红包。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实现分红的基金达到了131只,分红金额累计近55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盈利状况改善基金具备分红条件

    去年12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格力电器29.40+0.301.03%宇通客车27.83-0.01-0.04%天士力57.96-1.15-1.95%月以来市场强势上涨,基金盈利状况亦随之改善,不少具备分红条件的基金选择了在年初集中兑现年度收益。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已经分红的基金数达到了131只,分红金额达到了54.63亿元,较去年同期13.01亿元的分红金额,出现了大幅提升。

    其中,分红最为感慨的基金公司包括博时、交银施罗德、嘉实、易方达和南方等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仅博时基金旗下基金分红就达到了15.07亿元,交银施罗德旗下基金分红亦达到了8.42亿元,紧随其后的嘉实旗下基金分红也达到了7.597亿元。

    具体而言,嘉实基金(博客,微博)分红最为密集,有12只基金在1月份进行了分红,紧随其后的是易方达基金,共计11只基金进行了分红。此外,南方有8只基金集中分红,博时和交银施罗德分别有7只基金集中分红。

    从单只基金来看,博时第三产业基金成为分红金额最多的一只基金,达到了9.86亿元。此外,交银稳健(519690,基金吧)配置混合分红也超过了6亿元。

    近期分红完全是为了兑现年度收益

    基金缘何在1月份集中兑现年度收益?多家密集分红的基金公司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在1月份分红与行情判断并没有直接关系。

    “去年基金业绩较好累计了较多利润,近期分红完全是为了兑现年度收益,与行情判断并没有关系。”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事对记者明确表示,由于部分基金契约规定,每年实现的收益必须强制分红,所以选择在年初兑现收益,也为投资者实现了落袋为安。

    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分红时点的选择与行情的判断并没有关系,按照基金分红的历史,一般会选择在每年的一月份兑现收益后立即分红,或者在基金年报披露后也就是在4月份左右进行分红。

    此外,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渠道人士对记者坦言,基金分红时点的选择往往与持续营销有一定关系,分红是投资者的一个关注点,部分基金将分红作为营销宣传点,以聚拢人气。此外,由于部分个人投资者更倾向于购买单位净值更低的基金,所以通过分红也可以做低基金净值,满足部分投资者的偏好。

    值得注意的是,从基金公司以往经验来看,在1.05元至1.10元附近最易引发投资者的赎回,业内人士表示,岁末年初行情回暖还使部分起先表现不佳的基金回到面值以上,为留住投资者,保持基金规模稳定,部分基金选择快速分红。一方面可以让投资者实现落袋为安的心理,另一方面也使得基金单位净值与“赎回警戒线”保持一定距离。

    分红对重仓股影响不大

    基金近期密集分红,是否会影响其重仓股的表现,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沪上一家近期分红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由于基金契约规定需要强制分红,一般而言基金经理都会有此预期,会预先预留一部分现金仓位,因此很少出现因为要分红而不得不抛售重仓股的情况。

    事实上,1月份虽然出现了基金的集中分红潮,但偏股型基金占比并不算太高,131只基金中仅有35只为偏股型基金,占比不到27%,上述偏股型基金分红金额总计33.8亿元,占比超过6成。

    一位资深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基金分红是否会使基金重仓股下跌,还要看分红的比例,如果分红比例不高,对于重仓股的影响也很微弱。

    以目前分红最多的博时第三产业基金来看,其去年四季度末前三大重仓股为天士力、格力电器以及宇通客车,其股价均在近期创出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全球第二大基金中心 向中国金融机构示好
  • 建仓速度分化明显 行情考验基金经理智慧
  • 基金密集兑现年度收益 分红时点与行情判断无关
  • 1月28日LME评论:基金属几近收平 美国经济数据好坏不一
  • 新基金一月吸金450亿 低风险产品仍是主力
  • 货币基金一定保本吗?
  • 大象舞步放缓 基金错失“舞伴”
  • 基金市场再临调整股基债基联袂下跌
  • 应对风险 基金调仓动作加大
  • 货币基金的四大误区:货币基金收益越高越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