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魏贵祥在官方网站网聊时,承认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与居民感受确实有差异,但表示这是由于统计数据自身原因造成的,并不表示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不准。他还详细解读了CPI数据的统计方法。官方解释
平均状态与个体有差异
为什么有时候国家统计局的CPI与居民对价格的感受不一致?这个话题就像“工资被增长”一样,是很多网友心中一直存在的疑惑。
魏贵祥表示,的确存在上述差异。但他强调,CPI反映的是全国各地区、同类各种商品、报告期各时间段价格的总体平均状态,与每个人对一时、一地、一种商品或服务价格的感受肯定存在着差异。国家统计部门编制和发布的价格指数是宏观指标,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概括性,将涨价的商品与降价的商品进行了加权平均,将涨价的地区与降价的地区进行了加权平均,将涨价商品实行的时期与降价商品实行的时期进行了平均。“这既不能说明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不准,也不能认为人们的感受不对。”魏贵祥表示,应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价格指数,研究经济形势,要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使用相关的价格指数。CPI调查
3000调查员定时采集数据
那么,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是怎样出台的呢?魏贵祥透露,我国现行CPI调查的商品,根据13万多户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实际,参照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实际确定划分成八个大类、262个基本分类,600多个代表规格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为经常性CPI调查目录。“CPI价格调查采用派员调查的方式,目前全国共有3000多名调查员,定期对全国550多个市县的5万多个不同类型的商店、市场、服务网点进行实际成交价格的采集工作。”魏贵祥称,调查点按照地域、经营规模、经营方式科学配比,保证其代表性。价格调查员按照定点、定时、定人原则,对鲜活食品每5天采集一次价格,其他商品每月采集2-3次价格。
他举例称,2009年食品类在CPI中的比重为32.79%,猪肉在食品类中占9.26%,在CPI中的比重为3.03%。网友反应
有的称这是“大实话”
此番解释一经披露,立即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对魏贵祥的说法表示认可,称这是“大实话”。不过也有网友质疑:“如果科学家弄了一堆公式,然后告诉你:我们的公式不能反映事实,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
还有网友坚持认为,房租未必能代表通胀水平,应将房价列入CPI的统计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