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控之风越刮越猛,而各大公司入主商业地产,将商业地产视为避风港,正在上演,这和2008年年末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有点类似,当时人们普遍视商业地产为最后避风港,但实质上,商业地产只不过是调整周期滞后而已。
如今,有消息称,美国今年要有上百个城市因债务危机破产,危机将重新爆发,美国政府除了印钞票外,已经没有办法了,所以,很多资本提前介入商业地产。
日前,保险公司入主商业地产正在成为潮流,有消息称,保险进入商业地产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总交易金额为37.44亿元的原首都时代广场被中国人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及旗下子公司成功拿下。
事实上,去年一年,政策都在和住宅市场掰手腕,虽然没有撼动住宅市场的毫毛,但是,政策和住宅是两败俱伤,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威信,而住宅市场也是死扛伤身,很多上市公司的债务非常大。
不过,也正是房价如此坚挺,今年的房地产调控还要加码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从金融政策上遏制房地产流动性过剩,到行政手段的价格干预措施,以及从大环境上的压制房地产市场,和1000万平米的保障房巨量供应出炉,住宅市场很可能迎来一次寒冬。
房地产早已成为一个政治话题,因为住宅市场牵涉到民生的切身利益。房价持续高涨将透支未来的消费能力,开发商玩不动,普通购房者更玩不动,老百姓怨声载道势必造成管理层下决心出台打压政策。
不仅如此,在实体产业方面,管理层也重拳打击了炒作农产品和资源以及能源价格方面的游资,股市更不是不稳定,因此,明年资本流向很可能向商业地产继续集中。
作为投资者也要清醒知道这几年房价涨得过快,这主要指住宅市场,商业地产却与同类地区的住宅楼盘形成了商住价格倒挂的局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浩浩荡荡的农民进城转为市民,商业地产一定会迎来勃勃生机。城市版图将不断扩大,集中商业将会像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崛起。因为经济转型期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休闲、餐饮、娱乐、文化、教育、医疗等。所以,加大发展商业地产的力度,是大势所趋。
目前,大型房企纷纷规避政策重锤打击,转向了内地城市和商业地产。商业帝国模型正在构筑,而且日益影响城市的面貌。
商业地产的领头企业大连万达盛极一时,而香港开发商的“地产+商业”模式重新引起国内开发商的关注。就连曾积极推崇美国模式的万科,也已经重新调整自己的定位。年初至今,万科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布局已经涉及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东莞等城市,既覆盖了一线城市,又涵盖了沿海三线城市和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同时,保利地产也确定了集团的“四大业务板块”,即商品房、保障型住房、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
事实上,就连一些小型开发商,也开始关注商业地产。因为小型开发商在过去一轮的地王拉升战中,被挤出住宅市场,只能和一些大企业联合开发。笔者认识的不少中小型开发商,都走的是这条路。
从数据上来看,当前形成的一股商业潮流,是有根据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3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8%,办公楼增长27%,商业营业用房增长33.2%。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额为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9%。
由于商业地产的投资较为理性,这个投资领域绝没有住宅市场那样冲动。虽然在短期来看商业地产的投资回报要慢于住宅市场,但中长周期持有商业地产,从它的增值率与区域的不可再生来看,回报率是不可估量的。同时这个投资领域也不是普通投资者关注的板块。商业地产作为投资市场,在银行贷款的首付比例上早已有限制,所以现在住宅的二套房首付有了严格限制,反而对商业地产是一个投资的促进。
多种政策的打击,对住宅市场是短期利空,对商业地产却是利好,雨水不能总下在一个地方,商业地产大旱很久了,也该下点雨了。住宅市场的资本雨水下得太多了,已经泛滥成灾了,资本已经开始布局商业地产。
虽然开发商转移战场,将据点插在了二线三线甚至四线城市,但毕竟住宅市场已经聚集了风险。而商业地产与基本面最贴近,不像住宅市场那样“点背离”。这对资本的转移也是有好处的,让资本少一点利用银行杠杆去炒那些住宅,更多进入商业住宅领域,降低住宅市场的热度,也降低中国经济的风险。
不过,需要指出的,商业地产过度繁荣,也不是什么好事,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标志就是从商业地产彻底烂掉开始的。中国2008年年末,住宅市场已经萧条了很久之后,很多人讨论商业地产是不是最后的避风阁,不过,事实证明,未几商业地产也进入了萧条期。商业地产由于和实业经济联系密切,因此,商业地产的溃败,就等于是实业经济的萧条指示牌。2009年住宅市场崛起,但是,商业地产直到2009年末,还不能说彻底好起来。不过,当大量的资本挤出房市和股市之后,剩下的商业地产或许迎来新的避风港时期。
不过,商业地产的崛起,是大势所趋。因为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城镇化,为商业地产的扩张带来了先天的机遇。然而,我国的商业地产,在税收上比住宅更更高,造成资本宁愿炒房也不愿投资商业地产,这就造成了住宅市场过火,而商业地产总体上长期处于虚弱期。
投资非居住用房实际缴纳的税收大约为总增值额的50.5%,投资获利的一半都缴纳税收。此外,房屋投资如用于出租,仍然涉及到诸多税种,如按照出租收入应缴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和个人所得税等,这样,在现实中,就造成了商住倒挂的现象。商业地产虽然不是直接关系到居民居住问题,但是,也不是可以随意征收高税费的借口,不合理的永远都是不合理的,不会因为目的而改变。再说,商业地产税费最终还是要转嫁到居民消费品中去,最终由消费者埋单,和居民直接埋单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调整商业地产的转让税率,从而盘活整个商业地产,从而为平抑物价作出最有效的贡献。
(来源:搜狐财经博客 作者:朱大鸣)
兰格钢铁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兰格合作媒体,兰格钢铁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