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没有跑赢车市黄金季,本田中国区总经理仓石诚司,有意在上任一周年时给总部和中国市场一个表态。来自本田中国的消息,本田有可能四月份在上海发布针对中国的一系列计划,力争在本土化上紧咬大众和通用。
给中国以美国待遇
通过相对激进的本土化研发,在市场日益细分化竞争中,弥补本田产品线过短的劣势,是这次战略调整的最终目的。
“目前只有通用、大众针对中国市场开发合资品牌车型,未来本田的模式会类似于大众,只在中国开发和销售以中国为主导的车型。”本田中国相关人士透露,日本的研究所接下来会把研发资源分配给中国。
按照部署,目前本田已经组建中国研发本部,在北京和广州两地配置研发人员。同时组建售后服务本部,通过在本土化采购上活用中国资源来降低成本。仓石诚司希望在2012年上半年的北京车展上,拿出中国开发的原型概念车。
这只是仓石诚司的第一步。由于丰田混合动力车已经在中国销售并且前景看好,仓石诚司已经决定,明年开始以进口形式引进混合动力车。目前本田已经开始在国内寻找采购渠道,一旦采购渠道畅通,会旋即国产。
有业内人士评价,本田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产品的导入,今后可能会比其他合资企业更激进。2010年本田全球销售360万辆,其中美国120万辆,中国65万辆,日本64万辆。今年中国要达到73万辆,而日本是一个萎缩市场,只会低于去年64万辆的水平。仓石诚司面临来自总部的压力可想而知。重估中国战略地位,复制第二个美国市场成为必然。
如何重估中国?以前本田没有把中国放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来考量,只是作为一个地区市场看待,把全球产品拿到中国来生产。而本田在美国市场完全不同,有许多只针对美国开发的车型。
本田目前在全球的经营基本原则是,在有需求的地方从事生产。这一原则并不是简单地在某一个地区从事整车的生产,而是要从零部件的本地化研发和生产开始,也就是说产品的国产化率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在全球,美国本田零部件的国产化程度最大,由于这方面做得出色,美国本田也开始在美国当地进行产品的研发。
仓石诚司希望中国未来能向美国看齐,而第一步就是研发本地化。
以我为主遭遇夹击
事实上,本田不得不着急了。2010年广汽本田被挤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前十名,本田在华的市场份额下滑到十年以来最低的3.6%。虽然销量达到65.5万辆,但是12.5%的增幅,让本田近五年来第四次低于全国平均增幅。
这是本田一贯保守的结果。“如果从本田中国的发展来看,每年都能保持双位数以上的增幅,总部对我们还是满意的,但如果从竞争对手以及中国车市的整体成长速度角度来看,本田是做得不够好。”仓石坦诚承认,正是坚持“销量大于产量”的战略原则,导致本田近两年中国业绩增长缓慢,被大众、通用、日产等竞争对手甩在了后面。
对手的变化还不止这些。被大众、通用领跑的同时,本田还面临现代和起亚的步步紧逼。更要命的是,本田早年确立的渠道和服务等本土化优势,随着竞争对手的快速扩张已经不复存在。
根据本田正式对外发布的产能规划,2013年广本是48万辆,东本36万辆,还有本田出口公司的5万辆,总计可达到89万辆。但是这个数据相对届时大众和通用200万辆的年产销规模,只是小巫见大巫。
仓石坦承必须在更多车型开发和自主品牌上,全面调动合资伙伴和配套厂的积极性,本田才能继续维护中国现有的份额。
仓石诚司希望中国未来能向美国看齐,但是他也有疑虑:中国毕竟不是美国,市场和南北地区消费习惯差异更复杂。战略上一贯坚持以我为主的本田能完全适应吗?这一点已经在欧洲得到了教训。
2010年,本田在欧洲的销量下滑到19.8万辆,继2009年大幅度下滑之后再次跌去23%,市场份额下滑到十年来最低的1.5%。但固执的本田不愿改变,除了欧版雅阁和两厢思域之外,本田几乎没有针对本土化的产品,全球所向披靡的CR-V在这里一败涂地,销量不足日产逍客五分之一。
要避免早年本田在欧洲市场决策保守的错误,仓石诚司必须给合资企业更大的自由度。其实两年前,本田社长福井威夫已经明确表态,随着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国产化率的提高和本地零部件国产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本田的美国原则,如果两个本田有自主开发意愿,本田必然要大力地支持。
但是本田站稳中国第二阵营的定位不会变。“变化需要时间”,本田中国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许多合资企业未来几年在华的产能增长惊人,本田不会对规模论太感冒,会坚持谨慎和稳健的策略。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