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铁前系统新年新风扫描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2-24 9:13:53  兰格钢铁
    公司“两会”绘就建设“大包钢”伟业,再创业蓝图一展包钢千里鸿鹄之志。公司选矿厂、焦化厂和炼铁厂三家铁前单位的干部职工备受鼓舞,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呈现出创业新风。

    选矿厂选矿车间甲段泵工胡瑞军,于2010年年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荣誉使然、工作在肩,胡瑞军表示自己赶上了公司再创业的好年景,一定会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在自己的岗位上多挑一副担子、多担一份责任。

    选矿车间是选矿厂的“当家花旦”,降本增效90%的压力都在选矿车间。车间党总支书记李凯回想起完成2010年降本增效任务时,依旧十分感慨,当时降本增效指标层层分解到班组和岗位后,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样高的指标能够完成。车间党政鼓舞士气,全面发动,半年过后一算账,效果还不错。下半年车间干部职工集体发力,一举完成了全年4279万元的降本增效任务。

    “士气可鼓,不可泄。”李凯这样总结,不仅降本增效工作如此,完成生产任务也如此。今年,公司向选矿厂下达了自产精矿品位65.15%的指标,而选矿厂则将这一指标提高到了65.45%。今年1月份选矿车间自产精矿品位达到65.58%,创历史最好水平。“主动承担”在选矿车间已成为再创业的始发动力。

    吴强是焦化厂检修维护部煤气净化维护段的大班长。在2010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化工检修技能竞赛中,吴强与师傅、师兄三人组成的“师徒队”,在全国化工行业24家参赛单位中总成绩位列第五名,个人获得第七名。吴强说,自己的成绩是焦化厂每三年一次的职工培训所造就。师傅传帮带、徒弟赶学超的这段经典,已在焦化厂传为佳话。

    煤气净化部副部长刘凤娥是焦化厂的巾帼典范。目前,她正承担着以导热油替换蒸汽蒸氨熔硫项目的技术改造,其中熔硫工艺为包钢的自主创新。该项目应用后不仅每小时可节约蒸汽18吨,还可减少同等的废水外排,年直接经济效益达800多万元,社会效益也十分可观。

    今年,公司节能环保项目投资点面兼顾,焦化厂筒仓储煤项目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据焦化厂副厂长陶维民介绍,此项目共计建设24个筒仓,每个筒仓设计储煤1万吨。工程预计3月初开工,9月结束。届时将对煤的风损、周边环境以及冬季冻煤现象都将起到巨大的改善作用。陶维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0.5%的风损量计算,筒仓的建成每年可为公司节省3000多万元。

    在焦化厂,记者感受到的是工作节奏在加快。在煤气净化部办公楼外墙上张挂的毛泽东《满江红》中的词句让人深有所感:“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公司降本增效重点在铁前,铁前降成本重在炼铁环节。在炼铁厂,创高产、保稳定的生产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在2月12日15时45分的1号高炉白班中班交接会上,1号高炉炉长祁军平不断鼓舞职工士气,告诫炉前、煤气、喷吹、配管各岗位要稳定炉况,把当前稳定顺行的生产局面保持下去,同时要精心操作,进一步提煤降焦,降低生产成本。

    祁军平对炼铁工艺的降本增效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对记者说,炼铁厂降本增效的前提是稳定生产,如果不能实现稳定顺行,降本增效就是空中楼阁。所以,稳定生产是全厂上下的第一要务。

    不久前,1号高炉被昆区政府确定为区级保护文物。消息传到1号高炉,与高炉并肩作战20多年的配管班班长丁长余难抑心中平静。“1号高炉从1959年投产至今,于1985年和2001年历经两次大改造,其技术性能已今非昔比。每天能与'文物’坚守在一起,咱们的心中有骄傲,也有责任。”出铁了,火红的铁水照亮整个出铁场。1号高炉,这座从历史中走来至今还勤勉奉献的“活文物”,正与千百名炼铁职工一样大步走上再创业征程。(来源:包钢日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包钢铁前系统新年新风扫描
  • 包钢6套TRT发电量突破4亿千瓦时
  • 包钢5产品喜捧“金杯奖”
  • 新产品研发强力推进包钢高效生产
  • 2010年包钢集团全力保障重点领域材料供应
  • 包钢股份筹划非公开发行 21日起停牌
  • 包钢吨钢耗新水破“六”见“五”
  • 包钢燃气厂转炉煤气回收量大
  • 包钢钢产量三天两破日产纪录
  • 包钢轨梁厂确定今年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