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国防科工局将大船集团的生产模式确定为国家标准。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造船模式将成为中国船企学习的榜样,让我们认识一下 在很多大连人的记忆中,每一艘大船的下水、交付都会成为一个鼓乐喧天的节日,全城媒体都会高度聚焦。如今,细心人会发现,这样的消息越来越少了。难道这样的“大事”少了吗? 有这样一组数据能解开我们的疑问。2010年,大船集团共交付39艘船,如果把下水作为一个标志性的节点,那意味着,平均9天就会发生一件这样的“大事”。也就是说,随着造船速度的加快,“大事”渐渐变为了平常事。把“大事”变成平常事的关键,正是大船集团在学习欧美、韩日先进造船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创造出“中国模式”,并被中国国防科工局确定为国家标准。 创造“流水线”巨无霸 一说“流水线”,人们马上想到的是服装、电子、汽车等这些或简单、或精巧、或标准化的物品。很难想象,行驶在海洋上的“庞然大物”会出自流水线。 造船像造汽车。目前,大船集团以船坞、船台为载体,建立了七条专业化生产线,一条生产线对应一个产品,每个环节的员工只干一个船型,结果越干越熟、越干越快、越干越好,每条生产线也越来越经济。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每条生产线涉及的公用资源,就实现了船舶制造的专业化、标准化和批量化。这个高效的生产体系已经被公认为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最好的造船模式。 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船舶建造周期不断缩短,VLCC水下建造周期由首制船的303天缩短到现在的38天,部分主导产品的建造周期已达到甚至超过日本、韩国造船水平。 目前,大船集团承造的船舶产品全部形成批量,其中VLCC达到53艘、4250TEU集装箱船达到49艘、18万吨散货船达到42艘、11万吨成品油船达到37艘、7.6万吨成品油船达到27艘的批量,充分体现了产品开发的市场前瞻性,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在大船集团设计研究所的一个试验室里,记者见到了造价高达数千万元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模拟舱,模拟舱绝缘箱的表面铺设了一层叫“殷钢”的材质,从法国进口,只有0.7毫米厚,却可以抵御零下163摄氏度液化天然气的低温考验,两层殷钢中间,有15厘米的空间,由一种从挪威进口的木板支撑,具有强大的抗压性能。合格的模拟舱像一个暖瓶胆,不能有一点瑕疵,里面装载的零下163摄氏度的液化天然气绝不能渗漏一点点,可见设计及建造之难,LNG船也因此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通过艰苦不懈地努力,目前大船集团已经具备了LNG实船建造能力。 多年来,大船集团按照“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的思路,先后成功开发了VLCC、4250TEU集装箱船、18万吨散货船、11万吨成品油船、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自升式钻井平台、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等30余种高附加值的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填补了中国造船历史上多项空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品牌”产品,在国际船舶市场上的信誉度、知名度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船老大”转型“装备制造” 记者通过采访得知,到“十二五”期末,大船集团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将成为五大产业并举的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大船集团经济总量要超过300亿元,其中海洋石油装备产业、修拆船产业和重工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将分别占到20%、10%、10%,单纯的民船建造产业将降到总产量的50%以下,大船集团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将更一步增强。 这颇令人惊讶,作为国内第一、世界第四的现代船舶总装厂,大船集团为什么要转型“装备制造企业”?副总经济师安玉民道出其中原委:当一个造船企业每年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其边际成本就开始增加,边际利润自然下降。而且,受航运业影响,造船业总会再现波峰波谷。要持续发展,就要分散经营风险,创造更多的赚钱领域。 大船集团在普湾新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置地50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分二期建设装备制造基地,并已注册成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2015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2013年,总投资30亿元、占地近10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修船和绿色拆船基地将在长兴岛部分建成投产。 拉动造船产业群 大船集团按照“多元化投资、社会化生产、专业化协作、本地化配套”的发展思路,先后在厂区外建立了大连湾海工建造基地、长兴岛绿色拆修船基地、三十里堡装备制造基地、旅顺舱口盖和分段制作、大连湾船舶舾装件制作、管子加工、钢材加工配送、轴舵加工和研配、电气安装等专业化制造基地及子公司,带动了大连周边200多家地方企业的发展,形成了100亿规模的造船产业群。“十一五”期间,大船集团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近110亿元,极大地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大船集团拥有员工1.5万余人,外协人员2.5万余人,连续数年利税总额超过20亿元,年出口创汇额超过20亿美元,位居大连市第一位。 以“始终站在中国造船工业最前列”为发展宗旨,“十二五”期间,大船集团将加快实现由“速度效率型”向“质量效益型”,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提升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精干高效型”的三大转变,实现新一轮的高质快速发展。(记者 李楠)
(大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