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持两房类长期机构债券940亿美元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5-3 9:01:13  兰格钢铁
    [世华财讯]自2002年至今,中国持有美国证券占中国外汇储备的比重不断降低,相比2009年同期,中国已大幅减持包括“两房”债券在内的美国长期“机构债券”940亿美元。

    综合媒体5月3日报道,美国财政部4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仍然是美国证券最大的海外持有国,价值为1.611万亿美元。

    如果以外汇储备值作为对照,数据显示,自2002年至今,中国持有美国证券占中国外汇储备的比重不断降低,2010年这一比重为65.6%。不过,同一时期内中国持有的美国证券总额在美国所有海外持有量的份额却不断攀升,意味着海外持有的美国证券正越来越集中到中国这一“最大投资者”手中。

    此外,相比2009年同期,中国已大幅减持包括“两房”债券在内的美国长期“机构债券”940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持有的美国证券规模为1.611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与2009年6月30日的1.464万亿美元相比,中国持有的美国证券增加了1470亿美元。

    海外持有的美国证券数量总计10.691万亿美元。报告涉及的证券包括股票、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股票既包括普通股、优先股,还包括各种投资基金,如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而债券则包括美国国债、机构债和企业债。

    中国持有的这1.611万亿美元美国证券包括了1.479万亿美元的长期债券、50亿美元的短期债券,以及0.127万亿美元的股票。

    从明细表中看,截至2010年6月,在中国持有的长期债券中,长期国债占1.108万亿美元,长期机构资产支持证券(ABS)为2980亿美元,其他长期机构债券为620亿美元,长期企业ABS占20亿美元,其他长期企业债为90亿美元,而短期债券只有5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大幅减持包括“两房”债券在内的美国政府长期“机构债券”。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的美国政府长期机构债券总额为3600亿美元,比2009年6月底时的4540亿美元减少了940亿美元。

    “机构债券”包括“两房”债券和证券,还包括其他美国政府机构债,比如政府国民抵押协会。

    报告注释称,机构ABS主要是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外国持有的美国长期机构债中有66%的比例,即7130亿美元,是以ABS的形式存在。中国一直是美国长期机构资产支持债券的最大持有者。

    根据中国国家外汇局网站的数据,截至2010年6月的中国外汇储备为2.45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持有的1.611万亿美元美国证券相当于外汇储备的65.6%,几乎是三分之二。

    过去几年内中国持有美国证券总额占美国所有海外持有量的份额在不断攀升,意味着海外持有的美国证券正越来越集中到中国这一“最大投资者”手中。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占其份额为15.1%,而这一趋势却在2002年至2010年内不断上升:2002年时中国持有美国证券总额为1815亿美元,占当时美国海外持有量仅仅4.2%,而这一比例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不断上升,到2008年达到了11.7%,而2009年后急剧攀升至15.2%的高峰。

    数据显示,日本是美国证券第二大持有国,该国持有美国证券规模为1.393万亿美元。排名第三为英国,持有美国证券规模为0.798万亿美元。

    报告特别提到,自从1978年有调查数据以来,英国长期是持有美国证券最多的两个国家之一。但在2006年的调查中,英国被中国超越,落到第三名的位置。目前,英国仍是持有美国股票最多的国家,持有3240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和基金。而中国则是持有美国债券最多的国家。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持有美国长期国债11080亿美元,比一年前增持了7570亿美元,这其中中国选择减持短期国债,增持长期国债。

    美国财政部每年都对国外持有的美国证券数量作补充调查。此次公布的数据结果是美国财政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委员会共同执行调查得出的。下一次此类的调查结果将在2012年2月28日公布。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中国减持两房类长期机构债券940亿美元
  • 中国减持“两房”类长期机构债券
  • 中国减持两房类长期机构债券940亿美元
  • 美众议院推出整治两房法案 将逐步结束政府参与
  • 美将出售千亿美元两房证券 财政部逐渐退出项目
  • 盖特纳:两年内改革"两房"
  • 谁是"两房"后来人?
  • 293亿美元:2010年中国减持“两房”类债创新高
  • “两房”改革 政府主导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 美承诺将确保“两房”偿债能力 逐步关闭“两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