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凌:国内钢铁工业生产和运行情况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凌
|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6-13 11:42:56
兰格钢铁 |
钢铁行业十年中在谴责和批评中迅速发展壮大 作为一个热点产业,钢铁行业在近十年中已经热得有点超出业内人士的预料。审视中国钢铁业的发展,要谈一个被严重忽视的伟大成就。钢铁工业之所以变成一个热点产业,并不是因为大家歌颂了它的成就,而恰恰是因为近十年来,包括媒体、专家一直在严厉地谴责和批评这个产业,这个产业就是奇怪,在这十年中是在谴责和批评中迅速地发展壮大了。我认为,近十年钢铁工业应该说是我国发展最成功的基础产业之一。但是,这个评价好象不能得到主流媒体的认同,更多的媒体认为钢铁工业是问题十分严重的产业。当然我说这个产业的成就,还是因为这个产业是个日渐成熟的市场竞争型产业。钢铁产业从十多年以前,摆脱原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彻底走向市场竞争的体制,是产业获得突飞猛进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十几年以前给钢铁产业转制定的目标和方向是要搞成像石油石化、电力金融那样,由国家垄断的少数几个大企业控制,但是最后由于历史的机缘,没有走上这条道路,而是走到了市场竞争型产业的道路上来。因此,钢铁工业最伟大的成就为中国经济的赶超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材料保证。试想如果钢铁工业真和其他一些产业一样,到现在仍然是瓶颈,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实现新世纪这十年如此高速的发展了。 新世纪十年,中国粗钢产量增长了387.67%,年均增长率是17.17%,比上个十年年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钢铁工业作为一种基础工业,能在十年的时间里保持这种增速,应该说是罕见的。上个十年增长是96.63%,年均增长率是在7%。那么在参考更上一个时期,那中国粗钢产量年均增长率只有5.82%。当时就是根据这么一种判断,认为我国粗钢增长要低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认为我国钢铁的消费需求一直要走下坡的。所以,判断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我国对于钢铁的年需求1.5亿吨就达到了顶峰,不可能超过这个值。这个判断也就影响了一系列的宏观决策,把钢铁工业列为一个总量严重过剩的行业控制的,要调控的一个产业。 现在经济学领域好象不揭示出一个产业发展的问题,就不能凸显研究者的真知灼见,不指出产业发展的偏颇,就不能衬托理想路径的美妙。从上个世纪末,就有人一直在指责钢铁工业原有的发展路径已经到头了,要想发展就必须改换门庭,走新的发展道路。当然新的发展道路最大的是要结构调整,当时定了很多的指标来完成这个结构调整。参照的是什么呢?参加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某种状况。实际上这种理想路径被事实基本否定了。所以,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不仅仅是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问题而存在的,根本意义还是要研究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示和肯定经济发展的正确途径和比较优势。如果不能指出什么是正确的,只说所有的道路都是错误的,那也不是经济学家了。能指出正确的途径的经济学家,才算是一流的经济学家。至少,能勇于探索这方面的途径,也是应该肯定的。 近十年,占据显性地位的各类专家对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研判和评价,大多数都是不能符合和真实反映我国钢铁行业现实发展的积极成果。究竟是谁之过,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评价。当然在批评者的眼里,我国钢铁行业十年发展的巨大成果和优势,大多成了严重的问题和缺陷。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和路径,只有对具体环境、具体发展环节、具体客观实际相对适应并具有比较优势的制度和发展的路径。结论就是应当充分肯定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巨大成果,这是我作为一个业内人士,为这个行业大声疾呼的。我多次在行业里面,跟各种人交流,我们说你们对钢铁行业批评也好,指出问题也好,我都不反对,但是如果把整个钢铁行业都说得一团糟,其实就是对这十年一个根本的错误的判断。 钢铁产业的发展符合宏观调控的方向 虽然钢铁产量一再突破目标,但是发展到现在为止还是未有穷期,增长的趋势仍然没有扭转。当然有张有驰的波动,这也是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避免的。产业走势最终体现各种因素的集大成,钢铁行业自身的成熟发展,使钢铁行业对宏观政策和市场的反映日趋敏感成熟。1990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总量在一直上升一直突破,从产销都没有逆转的趋势出现。当然增长率的波动是一直存在,从新世纪以来展现了一定的规律性,每年都有一个波峰,次年一个低谷,两年一个周期。去年消费增长率为6%,降到了一个近期来的相对低点。今年从宏观政策的调控方向来看,是要控制增长率的高速增长。虽然我国钢铁行业的月度和日均产量都创历史新高,但是增长的速度在稳定下降,这个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是符合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 总结一下可以看出,钢铁业这十年的发展,包括近期的发展,钢铁的粗钢产量和消费,都没有出现过大幅度背离的情况,生产与消费的契合度较高,反映出产业发展的成熟度。这不像过去,生产只是管生产,和市场脱节,可能生产的时候,市场并不需要,市场需要的时候,又不生产,这种现象在近十年中已经大大减轻了。今年以来,我国月度日均粗钢产量创新高,但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市场价格与企业利润大幅度波动的空间缩小。因为这个产业日渐成熟,生产企业会对市场信息做出比较迅速的反映,如果价格大幅度上扬,企业就会迅速增加产量,迫使价格回落,这也是企业成熟的一个表现。对流通企业来说,可能是好事,也可能不是好事。对钢铁产能来说,我认为要储备适度,如果没有适度的产能储备,这个产业一定是不成熟的,绷的很紧的产业,当市场需求上来的时候就会暴涨或者是紧缺,形成瓶颈。储备适度的产业,生产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 通胀压力迫使宏观政策是日益趋紧,政策力度依然是影响后市走势的关键因素,目前宏观经济走势无论国际、国内都趋向于放缓,这个是阶段性宏观政策总体取向的一种使然。1到5月我国钢铁业发展态势,业内人士和一些分析师的评论都是要强于年初的悲观预期,与国内宏观形势偏热,与宏观调控目标是相一致的,就是说国内目前的宏观形势仍然偏热于宏观调控目标。那么,既然宏观政策的调控取向没有转变,那么政策力度将会继续加强,也就是说,宏观调控的措施和手段会进一步加强。 一些分析师认为,钢铁需求的放缓,是季节性因素所致,但从几年来的规律来看,并没有表现出6月份是淡季。2009年6月份消费增长非常快,都没有季节淡季的这种规律。今年以来,钢铁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大于销售量的增长,就是说价格还是在上涨。当然,略低于销售成本的增长。在相同的销售毛利润的情况下,期间费用是影响一个企业最终利润高低的最主要的因素。大多数的长流程钢铁企业吨钢材的销售利润在350元一吨,而期间费用的多少却有很大的差异。就是每吨的期间费用从30块钱到500块钱,这个差距巨大。吨钢材费用可以把有的企业的销售利润整个吃掉,有的企业会留下丰厚的利润空间。 钢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钢铁产业目前在控制总量、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什么是落后?上个世纪末世界上有名的大企业,到了这个世纪成了困难的企业,上世纪困难的企业,本世纪成了优势的企业,所以落后的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钢铁业现在是利润率比较低,但并非暴利才是行业发展的正果。行业不是为了获得暴利,一个行业如果是为了获得暴利,搞成像中石油或者是航空、电力那样的垄断企业,那么它想获得利润的时候,完全由少数企业操控就行了。但是钢铁行业既提供大量的基础材料,又能保证这个行业自身的生存,那就是这个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成就。 2%到3%的销售收入利润率并不是什么吓唬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目前风光无限的铁矿石产业,上世纪80年代是严重亏损的,没人要,为什么那么多的矿石上市公司,都把矿山剥离出去,就是因为它是一个严重的包袱。那么,现在铁矿石成了优质资产了,这就是市场机制起作用了。因为在铁矿石整个产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放慢了产业的发展,而冶炼业高速发展,远远超出了铁矿石所能满足的供给,所以给铁矿石产业带来了暴利的空间,这也是市场机制要调整的。现在冶炼业利润率低下来了,冶炼的投资率也低下来了,成了少数几个投资率低的工业产业之一,所以它也是符合市场调控的预期方向。 钢铁工业目前的困境大家都说得多了,但真正的问题讨论和认识得并不充分。我认为,钢铁工业真正的问题并不是没有,根子还在于怀疑市场,还有就是特殊利益集团的保护,再就是总想回避有效竞争,就是忽视市场、无视市场,甚至对抗市场。反对市场机制,崇尚特殊团体利益保护,行业里的强势企业集团主导了行业话语权,行业政策制定的话语权被主导了。还有产业链发展的偏斜和坐失良机。2002年以后,铁矿产业明显跟不上冶炼产业的步伐已经充分显现,2003年行业协会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获得多数人的认可。当时多数人认为,既然国际矿山业巨头有价廉物美的矿石提供,我们自己用不着去花精力发展矿山,买别人的就是了。这个发展战略在当时就没有确定下来,这确实是造成目前被动的一个严重问题。所以,还是要尊重市场,研究市场,相信市场,但是确实也不必杞人忧天。这个产业既然在十多年来能适应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且是比较成熟的,那么就依然还能度过难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我国经济数据,信息研究机构及其披露的资讯日益客观化,一些重要客观信息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比方说CPI、PMI这些指标。但是钢铁行业的主导势力却一直在为了掌控行业倾向性信息和舆论的主导话语权而努力。所以,钢铁行业在客观信息发展方面走到了后面,中钢协但是作为行业的协会,价格指数的影响力却在日益下跌,现在虽然也想卷入搞铁矿石指数,但是如果带着想变成一种掌控行业倾向性信息和舆论发布的思维去搞这个,那是搞不成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