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行驶在岱西船舶工业基地,塔吊高耸,工人们穿梭在船体间有条不紊忙碌着。在长达20公里的海岸线上,化学品船、挖泥船、海洋平台供应船等特种船舶陆续在这里扬帆起航,越来越多的中小船企以建造配套服务船舶介入海工装备制造领域。随着海工装备成为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十二五”期间,向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进发,将是岱山船舶制造业的新“蓝海”。
中小船企
瞄准海洋工程产业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船企进入特种船舶制造领域。”舟山市海天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昌军如此描述。
从2009年底起,原先以建造单一小吨位散货船为主的岱西船舶工业基地,纷纷瞄向多用途工程船、平台供应船等特种船舶,大胆向海工装备制造领域进军。
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底油气资源开采业茁壮成长,海工装备制造业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工装备领域的产品要根据所处的海洋地质、油气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开发,技术难度很大。”钱昌军告诉记者,但其种类繁多,除各类平台建设外,还包括海上工程的各类配套辅助船舶。
岱西船舶工业基地各船企因受海岸线等客观因素制约,无法涉及海上钻井平台等设备建造,然而因海上工程配套服务船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经营风险低,成为众多船企追捧的“热饽饽”。
在舟山市蓬莱船舶修造有限公司,1.7万立方米耙吸式挖泥船正在建造,无论吨位还是技术含量都堪称一流。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施松豪介绍,蓬莱船舶最早以修造木质渔船为主,后转向建造钢制渔船和散货船,搬至新厂区后,其主攻海洋工程船。
蓬莱船舶的转型历程,正是岱西众多中小船舶企业的缩影。从建造木质渔船起家,到现在造出三用平台工作船、1.3万立方米工程船、海洋科考船、1.7万立方米耙吸式挖泥船以及各种工程船和特种船,海洋工程装备船正成为岱山中小船企转型升级的新利器。
海工装备
构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悉,根据初步完成的《“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规划》,预计“十二五”我国将在海洋工程领域投入2500~3000亿元,这将带动新一轮的海洋工程装备投资热潮。
目前,我县造船业三大指标(完工量、新船承接和手持订单量)均居全市前列。业内人士表示,涉足海工装备市场,将是岱山从传统的船舶修造业向高端的新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的一次转型,对于提升岱山船舶修造的技术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作为海洋经济发展重地,对于亟待转型升级的岱山船舶制造业而言,发展海工装备业责无旁贷。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县拟将以秀山北、衢山南北岸段为布局重点,加强引进产业化项目,重点发展海上钻井平台、油气作业船舶、工程作业等产品和服务,同时力争惠生重工项目尽快投产。而在金海重工的未来规划中,海工装备也将是一个新的开拓领域。
然而,建造海洋钻井平台等设备动辄几亿元,资金实力和技术门槛都很高。为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跨越,除继续鼓励中小船企积极转型投资海上辅助船、石油储存船等,“十二五”期间,我县还将实施新策略––“傍大鳄”。
“关键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1~2家国内外大型涉海工装备的大企业、大集团等直接来岱山投资。”县经济与信息化局船舶工业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如引进中船集团、中海油集团、中集集团等来岱投资,建造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储油船等海工设备,为岱山立足高端海工装备制造揭开序幕。
(来源:今日岱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