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利润下滑62.68% 主力持仓机构仅剩两家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8-10 11:06:33  兰格钢铁
    一季度利润下降62.68%,中国船舶的日子不好过。就连一向颇为配合的分析机构,也纷纷下调对中国船舶的评级。

    随着全球经济的低迷与行业周期的影响,中国船业也到了“举步维艰”的时刻,中国船舶难逃其中。

    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1月及2月中国造船订单较去年同比下降86.53%和23%。

    与大幅下滑的业绩相对应的还有“每况愈下”的股价。从7月26日到31日的四个交易日里,中国船舶创造了四连跌,最大跌幅达4.56%,直到8月2日,其股价触底达到最低价格20元。

    “造船行业订单下降、毛利率也不断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遭受了巨大的考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

    利润下滑62.68%

    根据2012一季报显示,中国船舶的营业收入为62.37亿元,同比下降8.5%;但是营业成本却上升了1.18%,达到56.6亿元。同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幅度最大,比去年同期下降62.68%,为2.62亿元。

    公司表示,2012年一季度由于合营企业盈利的进一步下降,公司投资亏损再度扩大达到1452万,而政府补助的减少相应使得营业外收入减少了80.18%。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船舶的盈利状况急转直下。根据预测,公司2012年上半年在建船舶及相关产品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下降,导致产品毛利率降低,预计2012年1-6月份公司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0%以上。

    实际上,中国船舶业绩的下滑,从2011年的年报上已经可以看出端倪。

    公司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286.99亿元,同比2010年下降3.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13.7%,同样低于此前市场预期。

    此外,公司2011年新接造船订单249.5万DWT,仅为同期交付量的26.7%。

    “目前全球造船行业都处于低谷中,订单减少的幅度在50%以上,这个行业周期较长,短期内好起来的概率比较小”。中银国际分析师对21世纪网表示。

    2012年的头两个月,中国造船订单分别为776300DWT和1288800DWT,较去年同比下降86.53%和23%。

    上述分析师称,航运与贸易是高度相关的,全球经济都不好,造船行业也难以为继;同时,需求量的减少也造成了产能的相对过剩。

    在船舶制造行业景气度下滑的背景下,中国船舶的股价也难以乐观。

    2012年6月12日,中国船舶股价从前一日31.33元的收盘价高位跳水,大幅下跌24.07%,收盘于23.79元。

    此后两个月里,中国船舶的股价一直在23元上下的区间徘徊,从7月26日到31日的四个交易日里,更是创造了四连跌,最大跌幅达4.56%,一路冲着20元往下奔去。

    8月2日,中国船舶股价触底达到20元,此时距离6月12日的最大跌幅已经达到17.76%。

    机构减持出逃

    在中国船舶十大流通股东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以及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曾长期占据着前五名的位置。

    2011年第三季度,此五家公司共增持29689万股,共占流通股比例74.69%,其余各投资基金占了1.92%。

    2011年第四季度,前五大流通股东未见变化,而在基金公司中,中国工商银行-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与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四组合选择退出,基金公司持有比例降为1.85%。

    不过到了今年第一季度,持股的机构资金与非机构资金同时选择了减持。

    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减持820万股,占股比例从1.06%降为0.28%。而投资基金方面,在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减持之后,中国工商银行-南方隆元产业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以797.00万股,占股比例0.75%成为第四大流通股东,不过这比其在2011年第四季度时也减持了141.84万股。基金持股比例再次下降,占1.65%。

    相比南方隆元产业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曾经减持的“犹豫”,开元证券投资基金从2011年第三季度一入场便成为中国船舶坚定不移的追随者。

    开元证券投资基金最初持有247.60万股,占股比例为0.23%,今年第一季度开元证券投资基金增持11.33万股,今年第二季度再度增持53.07万股,达到312.00万股,持股比例为0.72%。

    今年5月,作为中国船舶第二大股东宝钢集团的减持更让人们对公司未来的业绩与发展表示忧心忡忡。

    中国船舶公告显示,在2012年5月10日至18日期间,宝钢集团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减持中国船舶730万股。本次减持后,宝钢集团持有中国船舶5291.9448万股,从5.68%降为占中国船舶总股本的4.99%,仍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以上述交易日的收盘均价34.58元来计算,宝钢此次减持账面上共套现25.2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宝钢集团持有股份已低于该股总股本的5%,也就是说,未来宝钢集团的减持行为将不必再予以公告。

    羸弱的股价让中国船舶的主力持仓机构纷纷选择退出。

    2011年第四季度时,中国船舶主力持仓机构有66家之多,而今年第一季度,就仅仅剩下了10家,到了第二季度,此数字变为了两家。

    不过,中国船舶“节节败退”的股价注定让它的追随者“很受伤”。

    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船舶股价身处震荡之中,最高达80元,最低至30.8元。若开元证券投资基金是在高位入市,当时的247.6万股则价值1.98亿元,截止到8月6日20.87元的收盘价,这些股票的价值目前仅为5167.41万元,蒸发了74.24%;若以当时最低股价30.8元计算,其股票市值也蒸发了32.24%。

    各分析机构也纷纷下调对中国船舶的评级至“中性”或者“审慎推荐”。对于未来的股价走势,有分析师表示,一段时间内中国船舶的股价仍会维持低位运行,并且考虑到人工成本刚性上涨等因为,毛利率存在非常大的下行压力,公司盈利状况与股价需要等待整个行业的回暖,近期难以有起色。

    40亿定增预案失效

    中国船舶的业绩不如人意,其2011年制定的定增预案也因此“无疾而终”。

    5月10日,中国船舶公告称,由于2011年非公开发行预案搁浅时间已过有效期,因而计划到期自动失效。

    中国船舶曾于2011年4月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向包括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宝钢集团、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在内的不超过十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6000万股,发行价格不低于66.3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0亿元,募资收购中船集团、宝钢集团、中国海运持有的龙穴造船100%股权等五个项目。

    中国船舶在2011年4月时的股价最高达到81.98元,最低为69.03元,比其前一月股价下跌了9.3%之多,已经进入了下行通道。

    不过,由于国内A股市场整体形势影响及拟收购的龙穴造船公司经营形势发生变化,公司201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宜至今未有实质性进展。

    “定增的本意是融资,但公司股价已经大幅的低于定增的发行价格,这个预案就没法做了。”中银国际分析师称。

    根据规定,此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决议有效期为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截至今年5月10日的公告日,上述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日期已过,计划自动失效。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中国船舶利润下滑62.68% 主力持仓机构仅剩两家
  • 中国船舶利润下滑62.68%
  • 中船重工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涉足机场行李自动化系统
  • 广西长荣5号船在福建长兴船舶重工顺利下水
  • 胡问鸣:中国船舶工业"等不起"
  • 福建省创新基金项目聚苯胺船舶重防腐涂料通过验收
  • 巴拿马型船舶费率疲软 BDI连续20日下跌
  • 造船市场:船东船舶订购意向悄然变化
  • 宁波船舶交易逆市上扬的背后
  • 江龙船舶8艘游艇开工在建 总价值近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