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船市低迷期,作为舟山主导产业的船舶修造业该何去何从?转型升级的路子怎么走?如何向海工发展?
2012中国舟山国际船业博览会召开期间,我市集聚了来自国内外船舶界和海工界的专家、学者,对舟山船舶产业发展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
海工是“独木桥”,船企要“挤”需谨慎
“目前是船市低迷期,但海工市场却很好,很多船企都想去'挤’这'独木桥’。舟山作为船舶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在'挤’的过程中需谨慎。”中国造船学会副理事长方书甲开门见山,就会上专家与学者探讨最多的海工产业,谈了自己的看法。
方书甲说,因为海工产品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入的门槛很高。舟山的船舶企业在进入海工领域时,需衡量自己的技术力量、技术储备,以及资金和实力,盲目发展风险会很大。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曾参与了舟山群岛新区规划编制的他,对于舟山的船舶产业有一定的了解。在他看来,舟山在海工制造方面的基础并不算强,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慎重。
王锦连告诉记者,目前在中国能够参与海工制造竞争的企业并不多,即便对于一些造船强国来讲也是如此。同时,专家还提醒,发展海工产业必须要有规划,千万不能走以前发展船舶业的老路,最终导致产能过剩。
发展海工装备产业,要结合自身产业优势
王锦连也对舟山未来发展海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海工装备不仅仅局限于海洋油气开发装备,范围还很广,舟山可以结合自身产业优势,选择细分市场进入。”王锦连认为,舟山可以结合海洋电子信息、海工机件等作为切入口,做好海工的细分市场。
舟山一旦确定要进入海工产业后,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王锦连提醒,海工的特点与船舶业不同,其运行模式、营销模式也有所不同,必须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的船市低迷期无疑是个好机会,可以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引进国外有实力的设计公司等,以培育壮大自己的实力。
船舶产业转型,别放弃三大主力船型市场
“我认为目前舟山船舶修造产业转型升级可以走两条路,一条是走高档产品之路,另一条就是千万别放弃三大主力船型市场。”身为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的研究员,俞宝钧结合当前全国船企遭遇的困境,如是指点迷津。
俞宝钧认为,目前是船企下决心向高附加值船舶转型的时候,重点要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新型船舶,除了开发海工装备外,开发液化天然气船(LNG船)、建造豪华型邮船,这都是可以走的方向。
而另外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绝对不能放弃油轮、散货船和集装箱船这三大主力船型市场。俞宝钧认为,未来世界90%的贸易还是要靠航运市场,而航运市场还是要造这三大主力船型。“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在船市低迷期,加大对三大主力船型的研究,使其符合出台的新规范、新公约、新规则,即要走三大主力船型的优化升级换代之路。
据俞宝钧介绍,目前国际海事组织要求船舶向“安全、绿色、经济”方向发展,原有的三大主力船型将被新规范、新公约、新规则所不允许。此时船舶修造企业应抓住船市低迷期的机遇,加大对三大主力船型的研发,在节能减排、安全性能等方面加快研发,以引领未来的航运市场。“现在韩、日已经在走这条路了,如果我们现在不跟上,以后就要落后。”俞宝钧说,目前他正致力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他希望舟山乃至全国的船企、设计公司都能联手,加紧投入,争取早日研发出新产品。
船舶产业转型,别忘身边的市场
“在目前状况下,船企的生存之路、发展壮大之路是要加紧拓展自己的新领域,对于舟山来说,千万别忽视自己身边的市场。”方书甲说,这不仅是他想对舟山船企说的,同时也是想向舟山市政府建议的。
在方书甲看来,舟山有众多岛屿,有传统的渔业优势,这都为舟山未来船舶修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在海洋经济发展中,海洋旅游业约占25%,渔业约占28%。“舟山发展海洋旅游业和渔业,要用到客船和渔船,加上舟山群岛新区的开发建设,各个岛屿的建设都要用到工程船,这就为舟山船舶产业发展提供了另一个市场。”方书甲提醒,舟山不应该看轻这个市场,这些船尽管吨位小,但也是高附加值的。“特别是走向深海的渔船,舟山有产业基础,一定要抓牢这个市场。”
而在王锦连看来,舟山船舶产业转型升级还要注重船企自身素质、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他说:“面对船市低迷期,有时候退出其实也是一种转型升级。”
(舟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