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银行都是一样的低利率,使得人们根本没有选择。
宏观|王林
政策制定者有时候还挺喜欢投石问路这步棋的。当一个巨大的改变来临之前,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些渠道发表一些象征性的文章,随后再看看市场反应。
央行也是这么想的。
1月5日,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财新《新世纪》周刊上撰文称,利率市场化的下一步可上调甚至取消部分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根据现行制度,中国央行为国内金融机构设定存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区间,银行自行调整的空间则十分有限。
中国央行于2004年取消了银行存款利率下限,同时允许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下浮10%。去年6月,中国央行决定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10%,并允许贷款利率下浮20%。7月,央行允许贷款利率下浮30%。
盛松成在发表的这篇文章中称,可以进一步扩大甚至放开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的上浮区间,然后再逐步扩大短期存款利率上浮空间,直至最终放开上浮限制。
他的这篇文章没有得到市场的负面反应,甚至没有让银行股在1月7日的股市上遭受任何损失。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还是认为央行的固定利率区间让银行享受到了更多的福利。这些福利包括可以以较低的代价吸收存款,甚至还为商业银行节省了部分成本,它们无需费力去比较和计算其他竞争性的金融机构的利率。
在收盘时,银行股实际上普遍上涨了,上涨幅度基本上都超过了3.5%。
在大部分的市场化国家里,商业银行的利率都是可以由商业机构自己做主的。央行通常会根据市场上对投资、消费和储蓄三者间的需求而制定利率,从而让货币这种资源有效率地在三者间流动。
所谓由央行制定的基本利率实际上就是银行间的隔夜拆解利率—也就是一家银行如果自己要用钱,向其他银行借的话,它要付出多少利息。通过这种利率的调节可以调节银行的资金成本。而随后根据这种成本,银行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利息。
但在中国,基本利率是国债利率,商业银行不能自行调整利率区间。这被认为是中国金融抑制政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证据。因为所有的银行都是一样的低利率,使得人们根本没有选择。而随后这笔成本极低的储蓄则被广泛地用到政策需要鼓励的各种基础建设投资上去。这也是常年银行只愿意贷款给国有大企业的一个原因。
不过,不要以为流露出的利率自由化苗头就是政策制定者心中的天平转向了更加的市场自由化,有的时候这是一个不得不做的决定。
金融脱媒其实已经到了一个值得警惕的边界线了。银行存款增幅的数字比前十年低了8.5个百分点,贷款则比前十年低了3.4个百分点。金融脱媒指的是钱跑到了银行体系外的金融市场中去了,这个金融市场包括:股票、证券、信托理财、私募基金、民间借贷—而这个市场形成的供需关系价格是真正的市场价格,这个价格一定会影响到银行体系内的定价。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一些体量较小的银行,不得已只能通过理财产品的浮动利率来吸收储蓄。
还有一个趋势造成了金融脱媒速度的加快,那便是技术的革新。当一家社交网络拥有8亿多实名制用户时,这个用户群存在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而大数据带来的算法则可以建立一套更为可靠的征信制度并让钱在供给与需要之间流动,银行的作用会更加弱化。
美国在1986年完成利率市场化,在此之前,美国每年倒闭两百家银行。那个时候,人们正在通过银行外的市场让资本流动,和中国今天发生的事情如出一辙。
记住,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我们知道必须做出决定,但有的时候就毁在犹豫和速度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