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配业:快马加鞭,成绩斐然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1-11 9:56:40  兰格钢铁

    “十一五”期间,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船舶配套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船配业一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船配企业还努力提升实力,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多款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同时,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大了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联合研发力度,使配套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这从整体上提升了我国船配业的实力,为我国造船业的高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十一五”伊始,我国就针对船配业的薄弱环节,出台鼓励政策,支持老项目扩能,吸引新项目落户,打造船配园区以形成集群效应,进一步提高国产化研制水平,使主要船用设备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带动了我国本土化设备装船率的提高。到2008年,我国三大主流船型本土化设备装船率达49.67%,比“十一五”之初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同时,我国规模以上船配企业从2005年的214家增加到2009年的724家。船配业的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191.3亿元增至2009年的716.1亿元,增长2.74倍。2010年前11个月,船配业工业总产值就达到686亿元,同比增长22.5%。在关键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制造领域,我国船配企业也捷报频传。尤其是低速船用柴油机产量由2005年的191.8万马力上升到2009年的500.6万马力,中速柴油机产量由 471台上升到16157台,目前已形成了高速机、中速机和低速机并驾齐驱的局面。
    很多高附加值船配产品的生产不再可望而不可及,我国船配企业在甲板机械、舱室设备、通讯导航自动化等产品研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经掌握了超大型油船、大型矿砂船及集装箱船的甲板机械自主制造关键技术,拥有转叶式舵机、大型低压拖缆机、锚绞机等一批新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了批量生产和装船;具备了污水处理装置、蝶式油水分离机、遥控蝶阀、压载水处理装置、渔船尾气制冷机等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少船配企业还利用船舶配套技术进入海洋工程装备配套领域,使我国能够自主设计、制造更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海工配套产品,尤其是形成了批量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平台用起重机的能力。
    与此同时,围绕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三大造船基地,船配基地和船配园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船配园区40多个。这不仅改变了我国船配企业分布散的状况,还方便了造船企业就近采购配套产品,缩短采购时间,节约大量成本。从产业布局上来看,我国已形成了以大连、上海、青岛等为中心的低速柴油机、推进器和阀门生产基地,以西安、洛阳为中心的高中速柴油机、发电机组生产基地,以南京为中心的船用机械、中小船舶配套产品生产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甲板机械、曲轴、大型铸锻件生产基地,以重庆为中心的柴油机二轮配套产品、船用仪器仪表生产基地。
    产品研发亮点频现
    在“十一五”上半期,随着国际船市不断走高,船配产品需求也急速上升。为了抓住这一百年不遇的有利时机,我国船配企业在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的同时,不断加大硬件投入,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通过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掌握了一系列船用配套设备关键制造技术。同时,科研院所积极进入船配产品研发领域,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大力开展产学研联合研发活动。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在船用中速机、柴油机关键部件、螺旋桨、甲板机械、舱室设备、海洋工程配套设备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少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垄断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中国船舶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船配业:快马加鞭,成绩斐然
  • 发展船配业,建世界造船强国
  • 船配业四大动向引人关注
  • 江苏船配业产值占全国近四成
  • 船配业:重伤重治 火拼加剧
  • 船配业:订单回升隐忧尚存
  • 欧洲船配业寻韩国商机
  • 淄博着力加快船配业发展
  • 韩国船配业抢滩中国市场
  • 上半年淄博船配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