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就在2011全球汽车论坛结束的第二天,位于成都龙泉的一汽-大众成都第三工厂,聚集了成都乃至整个汽车行业的目光。这个2009年5月9日就启动建设的汽车工厂正式投产,从而宣布这个知名汽车品牌正式开启“成都造”的历程,成都人的“造车梦”也再向前迈出了稳健的一大步。
成都作为全国第三大汽车消费城市,其市场地位早已经得到了汽车行业的认可,但多年没有自己的汽车却是一种憾事。成都,在多年的布局之后,是否能成为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从“消费”到“制造”,私家车第三城是否能完美变身。此次2011全球汽车论坛上,成都商报记者与来自全球的车界大腕们一起探讨了这个话题。
优势:西南汽车消费最强劲的城市
谁都不能对成都市场熟视无睹,特别是在普遍悲观的2011年。就在刚刚落幕的成都国际车展上,各项数据都表现出这个城市对汽车消费的能力和愿望:观展人数上50万,现场卖出新车7825辆。成都,已经是西南汽车消费最为强劲的城市。
“从我们对市场的研究来看,西部市场有多么重要不用讲了,沃尔沃在全球只有瑞典、比利时建有工厂,下一个工厂就定在中国西部,全球布局很重要的一环。”沃尔沃中国区副总裁宁述勇在成都国际车展期间参加“中国主流媒体汽车联盟2011成都国际车展圆桌论坛”时,就阐述了他对西部市场的看法,他认为,西部市场的增长,已经是中国车市重要力量,而成都则是西部车市的中坚力量。
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吕征宇则表示,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西部地区豪华品牌消费能力和消费比例,增速远高于沿海和北上广深这些地方。“未来我们希望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能够占到全国销量的30%以上。”
尽管沃尔沃成都工厂正在审批当中,但宁述勇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毫不讳言成都工厂的地位:“沃尔沃在全球目前只有瑞典和比利时有工厂,而成都将会是沃尔沃全球的第三个工厂。我们把生产基地放在成都,是因为成都是西部的核心所在,成都在西部有着巨大的辐射影响力,能够辐射到西藏、云南、贵州等地,而这些地方在未来同样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西部区域经济高增速下衍生的汽车刚性大需求和一线城市汽车逐渐饱和,让以成都为代表的西部车市获得了爆发性的增长,而且这种势头似乎愈演愈烈。车商们自然早就洞察到了这一明显变化,纷纷加快布局四川和成都,以寻找新的机遇。
除了市场本身具有的优势,成都市政府对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以及相关政策环境,也是成都发展汽车产业最重要的优势。
不足:产业链慢慢成型有个过程
2011全球汽车论坛已经连续两届在成都举行,这本身就是对成都汽车产业的一个肯定。
但相比重庆,同处西部的成都在汽车产业制造方面还是有诸多不足。“首先是产业储备方面的不足。”力帆集团副总裁兼力帆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廖雄辉在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储备包括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成熟情况、人才储备情况等,成都目前都还不如重庆成熟。就像一只羽翼待丰的鸟,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系列的储备。
但是这些不足,都可以在不断发展中得到弥补。盛拓传媒CEO秦致在此次论坛上表示,全球主要的生产制造地区目前都有向其他的新兴地区转移产业的趋势,而随着西部用户关注度的提高,以成都为代表的中国西部地区将会从中受益。拓展海外的同时应该先立足好本地市场,从中国西部开始,合资品牌的本土化品牌建设或将使其进入另一个发展高潮。
迈向汽车制造“第六极”
“成都是西南汽车消费最强劲的城市,但不是生产基地。”曾有成都官员这样感叹,这是成都的一大憾事。的确,在1997年重庆市被确立为直辖市前,四川省的汽车工业总产值为13.6亿元,其中11亿在重庆。重庆直辖后,四川汽车工业几乎一夜归零。
但如今,“不是生产基地”的说法已经成为过去,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开始垂青成都这片沃土。伴随着一大批国内汽车厂家先后落户,成都汽车制造业已经开始慢慢成型:2006年年底,成都一汽整体搬迁至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2007年7月19日,经开区内成都一汽的生产基地开出第一辆崭新的捷达;2008年7月6日,一汽丰田项目建设正式启动;2008年7月18日,成都一汽第10000辆捷达轿车下线;2009年5月9日,四川汽车工业集团重返乘用车市场的首款产品野马F99,在龙泉野马汽车工厂正式下线;2009年10月28日,吉利首款SUV(运动型多功能车)龙泉驿(经开区)生产基地下线。
而今年10月13日一汽-大众轿车三厂建成投产,再次加快了成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步伐。建成后的成都第三工厂,生产节拍将达到创纪录的60秒,年产量将达45万辆,仅次于长春工厂66万辆/年,并将有多款主力车型在本土生产,为一汽-大众实现百万辆规划贡献重要的力量。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该工厂的建成,将开创西部汽车工业的新格局,带动包括零部件园区和物流园区在内的一条完整汽车产业链条形成。
除此之外,一汽丰田、吉利、川汽、大运重卡、一汽专汽、一汽客车,四机涵盖神钢、卡特彼勒、海瑞克、普什重机,也都在此前落户龙泉经开区。成都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继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长春之后的中国汽车制造“第六极”。
(成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