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石油的开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工装备的水平,处于第三梯队的中国,如何才能加速崛起?
随着海洋石油的大量开采,近年来海工装备业备受关注。
5月底,在上海闪亮出航的“海洋石油981”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着实让为南海问题而焦虑的国人松了一口气。
在官方通讯社发出的通稿中,称“海洋石油981是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并且“中国海油拥有该船型自主知识产权”。
但事实并非如此。“海洋石油981号”基本设计是由美国F&G公司承担的,尽管总造价高达60亿元,但其中近40亿的设备为国外进口,包括价值1亿多美元的钻机设备、4000万美元的防喷器、智能化控制设备、DP3动力定位等关键部件。
虚火褪去后,我们清晰、冷静地发现:原来中国海工装备业依然处于世界第三梯队之中。
中国海工“不给力”
一般而言,人们普遍把全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无疑是欧美公司。他们掌控着海洋工程装备的核心关键技术,基本垄断了海洋油气开发的前期设计和工程总包,以及核心观念设备的供应。
第二梯队,是紧随其后的韩国和新加坡公司,他们在总装建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从事大型的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大型的模块建造和核心的关键设备等安装调试。
第三梯队,显然是中国、阿联酋和部分东南亚国家等公司,他们主要从事低端装备的建造和分包项目,正在逐步进入深水装备领域。
“我国的海工专利很多,但是真正属于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却几乎为零。其中产品的自动化部分大多是由国外厂商提供的,国产化率不足5%。”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常务副总裁戴文凯告向《能源》杂志记者讲述中国海工装备业的现状。
而在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部总经理高上看来,与技术能力上的差距相比,我国海工企业对国际海工商业模式的认识不足才是我国海工获得突破性发展的最大障碍。
“在中国海洋工程里,中集来福士交的学费最多。我们交最多的学费不是因为技术或者管理上的差距,主要是我们不了解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洋工程部总经理高上向《能源》杂志记者坦言道。
海上石油发展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的巴西,正在考虑采用一种更为先进的租赁模式。
巴西石油和银行成立了一个类似基金的公司,下面设立了造船公司,作为最终用户,巴西石油持有该公司15%的股份。平台建成后,巴西石油将把持有的15%的股权卖给为它提供租赁服务的油服公司。在这样的情况下,油服公司就以15%的成本就实际控制了这座平台,它不但获得了稳定的与巴西石油的租约,而且获得了15%股东的收益。
而对于基金公司来说,由于有巴西石油的长期租约,基金可能会40%-50%的收益,这就成功的解决了建新平台的融资难题。这可以说是一个三赢的商业模式。
对比之下,我国的“海洋981”平台,全部由国家投资,用100%的成本才有一座平台,而且大部分资金(40亿元)都流进了外国公司的口袋。
设备供应商TTS最近的两个订单也引起了海工人士的注意。它和两家船厂签署了造船订单,而这俩家船厂也将使用TTS的设备。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船厂恰恰是TTS的股东。
在高上看来,未来的平台不论是给谁,TTS在海工的设备供应市场上的份额都将获得了提升,而且,由于大比例尾款的支付模式,TTS处于稳赚不赔的地位。这是我国的海工企业目前还无法做到的事情。
强强结合是目前海工市场的另一个趋势,这在我国的海工市场也有所体现,振华集团就开始和美国F&G公司合作,并于7月开工建造SuperM2型300ft海洋自升式钻井平台。但是,这样的例子在国内仍然是凤毛麟角。
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价格优势正在消退,大宇造船新接的订单已经把价格压低至5.3亿美元。高上不无忧虑的表示:“我们在供应链上面已经跟他们比没有优势,我们的空间是多少可想而知。”
在总结中国海工的不足时,工信部装备工业司船舶处处长由淑敏在2011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暨海洋工程技术大会上坦言道:“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还处于幼稚期,经济规模和市场份额比较小,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的制造能力,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本土化的配套能力严重不足,核心设备和系统主要依靠产业地区不健全,相关的服务业发展滞后。”
新、韩分食“大蛋糕”
尽管中国海工装备业“不给力”,但未来海工装备市场的规模却十分诱人。
以当前的技术水平,深海石油的开采成本为每桶50-60美元,明显低于非常规石油、核能、清洁煤。由于有数据显示,未来两年国际油价可能将在每桶90-110美元之间波动,那么深海石油的开采就显得十分有利可图,因此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
投资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将产生大量的海工装备订单。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勇慧在接受《能源》杂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00年以来,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在1000亿美元以上,2010年约为2750亿美元,预计2013年将达到3500亿美元。
如果按设备投资占比20%~25%估算,到2013年,海工装备市场年需求规模在700-875亿美元之间。
“随着国际油价的回升,海洋开发装备的市场呈现出一个明显复苏的势头。”张勇慧说道。研究发现,海上平台的建造量的变化与国际油价的走势基本一致。
据预计,2011年将出现大约90座钻井平台的新订单,远超过上一轮订造高峰2006年-2008年的年均60座水平。而且随着深水作业的不断增加,以及石油公司对生产安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新订单还将面临大幅高涨。这使得这块海工装备的“市场蛋糕”在全球范围内更具诱惑力。
在巨大的蛋糕面前,韩国和新加坡已经捷足先登。
近年来,韩国的现代重工、大宇造船、三星重工和新加坡的吉宝、胜科海事基本垄断了海洋工程装备,尤其是钻井平台领域的订单。
张勇慧告诉记者,2010年,这五家企业的海工业务销售收入达210.44亿美元,其中三星重工的海工业务销售收入排名世界第一,达66.8亿美元。
2011年的钻井平台市场几乎被韩国和新加坡的五大企业瓜分殆尽。到2011年8月,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新订单量为35座,仅新加坡企业就获得了28座平台的订单。而韩国也获得了4座半潜式钻井平台中的两座订单,并且在钻井船的新订单量中占到了77%的份额。
即使在有严格本土化要求的巴西,在巴西船厂接获的7艘钻井船订单中,也能看到三星重工的影子––三星重工持有巴西船厂10%的股份。
相比之下,中国海工的表现要逊色许多。
据统计,2010年中国企业承接了6架5座钻井平台,一艘CSS船,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1%,截至2011年8月中旬,我国订单累积达38亿美元。尽管我国海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各公司的年报可以估算出,2010年,中远船务的海工销售收入最多,为8.58亿美元,但也仅为三星重工销售收入的12%左右,远低于国际水平。
垄断方能自强?
“海工产业是高度垄断的,韩国和新加坡企业的想法就是全部垄断。”高上指出,在海工市场,作为领先者基本上不愿意给后来者任何的发展空间。
纵观海工强国,背后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我们的海工亟须国家重大项目,如果我国的海洋工程能上升到载人航天、高铁工程的地位,那么海工的发展就指日可待,否则那就是小打小闹,这就是一个比较极端的判断。”谈到未来我国海工的发展,高上似乎显得有点焦虑。
而在我国,造船基地与制造基地是重叠的,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未来国内的海洋工程装备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中船工业、中船重工、中远船务、中集集团、海油工程、中交集团等几大企业集团之间。
其中,中船工业、中船重工、中远船务为传统的造修船企业,在设计、制造大型海上钢制结构物方面相对具有优势;海油工程的优势在于油气处理模块及相关系统的设计制造方面;而中集集团和振华重工的优势更在于资本运作、企业管理及市场影响的能力,中集集团收购来福士被认为是国内海工领域内一次成功的并购。
面对中国海工羸弱的“体质”和诱人的前景,中国政府也开出了药方,不断对海工装备业加以扶持。
今年9月出台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海洋工程装备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业五大产业之一,明确其国内市场满足率要达到60%以上。
而有望于近期出台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也主要是围绕海洋资源的开发装备而展开的。根据相关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国海工装备年销售收入要比2010年翻三番,达到2000亿元。
(来源:能源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