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深圳成绩显著,但已成为过去。新的一年,政府又为我们描绘了新蓝图,勾勒了新美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民生投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全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55万个、新增病床数3000张……
一个个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的亮点。本报今年还在网上特别推出了微博解读报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切关注,为此我们专门精选了市民关注的社会和民生热点,从九方面微博解读报告。
去年成绩
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增长10%以上
全口径财政收入超过40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9亿元,增长21%
固定资产投资2140亿元,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8亿元,增长18%
出口总额2440亿美元,增长19.5%,实现十九连冠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4万元提高到3.63万元,增长12%
最低工资标准从每月1100元提高到1320元,增长20%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月450元提高到510元,增长13.3%
今年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
万元GDP能耗和水耗分别下降4.25%和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左右
【关键词1】
创新型城市
为万名人才提供实物租售
微读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以自主创新引领深圳未来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市财政支持技术创新和吸引人才支出增长205%。加快建设国家基因库,发挥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和服务作用。组织实施50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新增20个以上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加快引进跨国公司、国际研究机构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入实施“孔雀计划”,继续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增加人才公寓供应量,为1万名人才提供实物租售,为10万名人才提供租房货币补贴。
微评
政协委员黄培钊:高端人才落户深圳,若家属就业问题不解决,整个家庭负担就在一个人身上。呼吁要给一定比例劳动密集型产业生存空间。
律师刘仲坚: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是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安定的生活,深圳具备了充足的条件。因为深圳地域狭小,可以发展世界性的高科技产业,进行人才创新;再从产业结构、文化上创新,尊重人才,发展新兴产业。
【关键词2】
高新软优
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
微读
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百度国际总部、海信南方总部等项目落地,加快建设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比亚迪汽车研发生产基地、阿里巴巴国际运营总部等高端产业项目,力争大沙河创新走廊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在落实用地、提升功能、引进项目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打造全国金融要素交易、创业投资、财富管理和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中心。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中国软件名城。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引进大型总部企业10家以上。新设5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完成2000家来料加工企业的不停产转型。
微评
市人大代表、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孙利:优化企业创业环境对于深圳未来尤为重要。政府的高效、良好的治安、安全的食品、清新的水和空气都是优化创业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李启明(科技公司经理):大公司固然是旗帜,中小微企业的生产力也不容忽视。在提出加强新型产业,发展总部经济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市场规律惠及小微企业。对那些很想进行却没能力、没资金进行技术创新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加大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的扶持力度。
(本文来源:深圳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