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6月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7-30 11:29:57  兰格钢铁
    2012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努力克服全球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带来的接船难、交船难等困难,造船完工量保持增长,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但船舶出口同比下降,实现利润在连续11年高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随着全球经济和航运的复苏乏力,我国船舶工业生产经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造船完工量小幅增长

    1~6月份,全国造船完工32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2%。承接新船订单107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0.3%。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587亿载重吨,同比下降30.7%,比2011年底下降16%。

    (二)工业总产值平稳增长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63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97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船舶制造业2999亿元,同比增长0.5%;船舶配套业565亿元,同比增长25.8%;船舶修理业87.9亿元,同比增长9.8%;船舶改装业157亿元,同比增长25.4%;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141亿元,同比增长10%。

    (三)船舶出口同比下降

    1~6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26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承接出口船订单79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3%;6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0729亿载重吨,同比下降30.8%。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8%、74.4%和85.3%。

    1~6月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429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船舶制造业1315亿元,同比下降9.6%;船舶配套业52.6亿元,同比下降2.2%;船舶修理业21.8亿元,同比增长0.2%;船舶改装业12.5亿元,同比下降10.8%;海工装备制造业9.5亿元,同比增长48.1%。

    2012年1~5月份,船舶出口金额167.3亿美元,同比下降2.1%。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49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仍是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向亚洲出口88亿美元,占比59.1%,向欧洲出口30.7亿美元,占比18.4%。

    (四)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40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船舶制造业1941亿元,同比增长0.5%;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408亿元,同比增长29.2%;船舶修理54.8亿元,同比增长2.2%。

    (五)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26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船舶制造业103亿元,同比下降32.3%;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15.5亿元,同比下降5.4%;船舶修理-0.24亿元,同比减少428万元。

    二、经济运行中的特点

    (一)造船总量再创新高,世界市场份额保持不变

    2012年上半年,船舶企业积极应对各种困难,确保交船,提高了抗击风险能力,造船完工量继续保持增长。

    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上半年中国船舶工业造船完工、新接订单、手持船舶订单(6月底)三大指标按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7%、40.8%和42.3%;按修正总吨计算三大指标占比都超过35%。在世界船市低迷的时期,我国仍能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

    (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细分市场找准定位

    2012年上半年,船舶企业为适应市场变化,调结构、转方式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内呈现出一批产品定位得当、细分市场准确、特色化发展的中型造船企业,广船国际与瑞典船东签订了一批特别设计的新型国际海事组织(IMO)Ⅱ类5万吨化学品船合同;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公司承接液化石油气(LPG)船占世界市场三分之一以上,配套的液罐订单居世界第一;福建省船舶集团公司承接24艘海洋工程辅助船;厦门船舶重工承接1艘10万总吨级豪华游船;山东黄海造船有限公司承接多艘各类远洋渔船。

    (三)科研开发取得成效,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在中国南海成功开钻,顺利地完成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大科技专项,也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远望3”号、“远望5”号和“远望6”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准确无误的测控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属单位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7062米海底,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权益维护等发挥重要作用。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获得3万立方米LNG船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合同,在高技术船舶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

    (四)国家政策引导支持,海洋工程装备取得突破

    上半年,我国船舶企业积极贯彻落实《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精神,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交付、承接了一批先进产品。其中包括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交付了第二座圆筒型钻井平台,中集来福士交付半潜式钻井平台;中集来福士获得挪威NorthSeaRigs公司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外高桥船厂获得中石油海洋工程公司1座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南通中远船务和广东中远船务获得国外船东3座辅助钻井平台订单,广州中船远航船坞有限公司签订了CidadedeIlhabelaFPSO改装合同,惠生海工获得比利时Exmar公司浮式液化再气化存储设施总包合同。

    在海洋工程船领域也有较大收获。大连船舶重工承接了挪威SiriusOffshoreAccommodation公司的2座半潜式居住船。南通中远船务获得丹麦A2SEA公司1艘海上风机安装船订单。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订“海洋石油286”项目建造合同。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获荷兰Jack-UpBargeB.V.公司1座自升式平台订单。初步统计,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新签海工装备合同总价超20亿美元。

    (五)强化基础管理,提高应对风险能力

    船市持续低迷,对各造船企业都带来了新的考验。主要造船集团和造船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随行就市,量力而行,把握节奏、严控风险,在细分市场中寻找商机,取得了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接单的局部突破。在交船难度大,后期开工不足的形势下,优化建造方案,平衡资源负荷,提高节点计划实现率和生产效率,重点做好PSPC新标准生效前船舶建造管理及质量要求,在PSPC新标准生效前船舶建造主要风险得到较好控制。面对船价下滑,成本上升,船舶企业狠抓管理,加强财务资金和内控管理,建立成本倒逼机制,全面规范企业负债管理、强化资金集中运营,提升了风险控制能力。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船厂经营面临困难

    1~6月份,新船成交持续低迷,新接订单仅为1074万载重吨,只有同期新船完工量的33%。与此同时,受散货船市场极度低迷的影响,撤销船舶订单量有所上升,上半年全国被撤销船舶订单41艘、258万载重吨,是去年全年撤单总量的1.3倍。由于新船成交量连续18个月低于造船完工量,我国手持船舶订单大幅下降,截止2012年6月底,我国手持订单仅剩12587万载重吨,已不足我国造船业1.8年的工活量。按手持订单交付期推算,2013年大部分船厂船位缺口较大,部分船厂已经无法保证今年下半年的开工需求。

    (二)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交船难度日益增大

    受航运市场低迷,船东经营持续亏损的影响,交船难的现象从中小船厂向骨干船厂蔓延。船东更改设计、变更合同期、严格检验、调整船价等要求越来越多,加上国际新标准、新规范陆续实施,船舶交付越来越困难。部分企业管理粗放,对规范、标准理解不充分,对船东的严格要求不相适应,交船难度明显加大,延期交船情况增多。

    (三)融资难、回款难,企业资金面临断流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银行放贷额度收缩,船东融资难问题加剧,而新船合同的预付款比例从40%大幅下降至10%左右,且交船后进度款支付的比例较多,还不能及时回款,使企业生产资金流动性不足日益严重。统计显示,1-5月份船舶企业应收帐款同比上升26.6%,负债同比上升9.5%,利息支出同比上升43%,财务费用同比上升77%。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收紧银根,船舶企业获得流动资金贷款和开具预付款保函难度加大,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困难更大,致使一些企业因不能解决融资问题而无法承接订单。

    (四)船厂亏损、倒闭、减员增多

    船舶市场持续低迷,我国船企占据优势的三大主流船型船价继续下跌,企业经营接单处于负毛利率的状态,船价与成本费用倒挂的矛盾十分突出。统计显示,1-5月份船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5.3%,但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7.2%,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1.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利润率仅为4.77%,同比下降30.7%。亏损企业数量增加到347家,亏损额同比大幅上升62.9%。部分中小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转产、倒闭、减员现象日益严重。

    四、市场预测和政策建议

    (一)市场预测

    多数专家认为,目前全球船舶市场供需矛盾难以消除,船舶市场仍将持续低迷,短期内市场回升的可能性较小。专家同时认为,国际新造船市场需求船型结构较上一年再度发生变化。尽管散货船成交总量低迷,但依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油船成交也开始小幅回升。与油气勘探、开发、生产与运输相关的大型装备产品市场(油船、液化气船、钻井平台、生产平台和海工辅助船)综合表现较为活跃,而集装箱船特别是超大型集装箱船市场十分疲软。

    我国船舶市场需求呈现结构性变化,LNG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节能环保型船舶和特种船舶、远洋渔船、渔政船,沿海及内河大型船舶都将会有一定规模的需求。

    (二)政策建议

    1、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千方百计承接订单

    一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宣传推介更加经济型、环保型、节能型船和优化的船型,采取贴身营销的策略加强与船东的沟通交流,多渠道多途径捕捉市场信息,有单必争。二是加强顶层经营并创新经营模式,继续巩固老客户关系,积极开发新客户,从航运上下游关联方寻求和加强合作,重点抓住国内远洋船队建设、南海开发和海上维权等新机遇,积极主动争取国内能源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基金公司的新订单。三是把握国际船市调整中的结构性机会,积极争取VLCC、LNG船、万箱级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装备、海监船、特种船舶等订单。

    2、狠抓建造质量,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提高船舶建造质量,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合同要求,积极与船东协商,加强过程控制,把握生产节奏,确保建造质量。重视配套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出现交单困难的现象出现。

    3、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资力度,支持企业进行高新技术研发,引导企业从常规船型向高新技术船型转移,帮助和引导企业形成品牌优势;鼓励造船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和重组,调节造船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让资源在市场作用下配置到有竞争力的企业手中,改善产能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4、踩准市场需求节拍,在细分市场方面做好功课

    把握前沿市场,抓好主流船型升级换代开发、环保节能船型、海洋工程装备等产品的开发,做好多种类型、多种配置的船型储备,促进产品结构更适应市场需求,占领市场竞争制高点。

    5、切实有效地推进成本工程

    当前船价已经降至成本线上下,如何做到接受当前低价让企业少亏损或甚至盈利,关键看成本控制。船舶企业应调整经营策略,提高船舶在质量、性能、价格及付款条件、工期、融资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严控风险。

    6、开展多元经营,缓解生产压力

    船舶行业是典型的周期型行业,在市场低迷期,船舶企业一方面要通过转型升级做强主业,另一方面要以大企业为依托,通过开展多元化经营,充分发挥其资本雄厚、市场开发能力强、风险分散的优势,通过纵向上经营品种的扩充,或横向上经营领域的拓展降低经营风险。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重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海洋经济、新能源、新材料、工程机械、物联网、节能环保、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等产业都将为船舶企业发展多元化经营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来源:中国船舶在线)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2012年1-6月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1-6月份福建船舶工业产值小幅增长
  • 上半年福建船舶工业产值小幅增长
  • 1-6月份仪征船舶工业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
  • 靖江纳入国家船舶工业十二五规划
  • 前5月重庆市船舶工业稳定增长
  • 1-5月份仪征船舶工业产值过百亿
  • 1-5月份越南船舶工业集团收入大幅下滑
  • 安徽出台政策加快船舶工业发展
  • 安徽船舶工业一季度总产值4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