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经济复苏停滞商品回落等待商品期市提前“入冬”
【开利综合报道】市场人士认为,商品期货的普跌行情受到市场对国内外经济前景担忧加剧、欧债危机解决分歧较大等因素影响。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认为,在经济复苏进程中,随着宽松政策趋紧,政府支持减少,经济暂时性回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最终经济会慢慢恢复。因此,商品期货也将随经济低迷而走低,并持续震荡直至经济再度回暖。
多品种创新低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阴云密布,投资者悲观情绪蔓延,市场出现系统性杀跌行情。其中,工业品期货领跌市场,有色金属、钢材等品种再探年内新低。工业品类期货上周跌势最为惨烈。
螺纹钢期货跌势也名列前茅,周跌幅超过8%。市场人士指出,除受系统性杀跌影响外,首套房贷利率调高等政策变化也抑制了建材需求,并使其市场风险进一步放大。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指出,房地产市场在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房地产行业泡沫依然存在,不能放松,否则稍有风吹草动会再反弹。他预计,接下来房地产行业将迎来超级大熊市。不少分析师也认为,螺纹钢期货下跌走势难以改变,底部尚难确认。
此外,有色金属板块也是重灾区。除铜以外,其它金属品种已接近底部成本价。但市场人士指出,目前有色金属期货形态已经被破坏,即使后期有反弹,也受制于宏观基本面不明朗、下游消费不旺影响,不排除继续下探的可能。
经济担忧加剧
撇开品种自身基本面影响因素,分析师普遍认为,期货市场整体下挫的根本原因是对全球经济下滑担忧加剧。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加9.1%,增速继续放缓,这必将影响大宗商品需求。此外,欧美经济数据也不乐观。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增长依旧疲软,再加上评级机构接二连三下调欧洲核心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严重冲击了市场信心。叶燕武认为,对全球经济不必太悲观,而中国经济确实存在硬着陆风险。不过,预计第四季度物价会稳定下来,这将对国内资本市场有利。
同时,叶燕武认为,中国经济困局也有化解之道。“中国目前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稳定物价,二是继续房地产调控。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变,房价下行,对中国经济是好事。”叶燕武说,“重庆、武汉、长沙等地都在热火朝天地投资,城镇化仍然在推进,经济从沿海往内陆转移。中国中西部经济发展很快。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过渡期,经济能否过渡好关键在于区域经济能不能撑起来。”不过,经济回暖需要等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将维持震荡到经济数据给出明确的利好。
关注欧债危机
目前最不确定的是被欧债危机拖累的欧洲经济。市场人士认为,这也是商品期货市场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因此10月23日召开的欧盟峰会牵动人心。多数分析师指出,欧盟峰会不可能给出欧债危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解决错综复杂的欧债危机是个漫长的讨价还价的过程,因此大宗商品市场将随着解决方案的变化有所波动。以期铜为例,新湖期货分析师廉正指出,短期内特别是在欧盟峰会可能分两次举行的情况下,铜期货价格仍将维持偏空的走势。
他认为,欧盟峰会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本周市场走势。如果峰会取得积极成果,期铜或在本周有所反弹,但由于总体经济环境仍较悲观,所以不可期望反弹有较高高度。但如果峰会成果令人悲观,那么铜价再度下行将难以避免。廉正建议投资者获利空单适量减持,静待峰会结果再选择合适的入场时机。
商品市场陷入拉锯战
【开利综合报道】经历了9月下旬的深度回调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本月迄今呈现出鲜明的震荡走势。鉴于短期内市场多空交锋且总体势均力敌的状态难以出现实质扭转,“震荡”或将继续成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主题”。
红塔期货分析师吴加健认为,近期的暴跌原因主要就是基于对欧债问题最终的解决的忧虑加重,后期如果欧债危机继续加重,比如说某个国家政府真的出现破产,特别是德法这样的欧洲大国评级如被下调,大宗商品仍将继续下跌,如果危机稍微缓和,大宗商品市场也将维持震荡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金、银期货价格上周均呈稳中略降走势,体现了信心复苏的市况下贵金属期货仍在不断调整以确认本轮跌势的底部。与贵金属期货价格走势相似,伦敦商品交易所铜期货价格也在上周累计下滑约5%至每吨7145美元。然而,农产品期货市场表现出了相当的活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及玉米主力合约上周五盘后继续上涨——在今夏逼近历史峰值后,农产品期货走势令人期待。
作为大宗商品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资产类别,国际原油期货和贵金属期货料本周的走势仍然值得高度关注。市场普遍认为国际油价近期将呈现相对明显的“稳中有升”趋势;而后者,由于贵金属已在今年逐渐显现投资获利潜能,大胆的投资者或可能在欧债危机解决方案确定性显现前抢先针对其实施布局。
初级产品需求可能大幅降温
【开利综合报道】自2002年以来,“中国需求”一直是初级产品牛市最强有力的驱动因素和炒作题材。在所有这些大宗商品中,铜无疑是中国需求影响力最强的,因为中国铜需求占全球总量的40%,增量占比更高。相应地,中国铜库存量对全球市场铜价影响重大,中国的高库存将压低铜价,低库存则将支撑铜价。
有鉴于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与会人士9月底在国际铜业组织里斯本会议上提出的中国铜库存数据远远高于市场预期,会对全球市场铜价产生沉重的下行压力。在此之前,外界对中国铜库存量的估计为100万-150万吨,都超过了美国一年的铜消费量。
中国铜库存量超过外界估计是正常的。毕竟境外机构评估中国铜市场规模时常用概念是表观消费量,包括当年产量以及精铜净进口量,但没有考虑到储备、贸易商补库和融资等因素。特别是我国部分企业中近年来颇为流行“融资铜”,即以融资为目的的进口铜交易,其基本业务模式是通过银行开出延期付款的美元信用证,进口铜进入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销售换取人民币现金。如果企业能开出6个月信用证,经过这样的操作,能取得大约5个月的资金运用时间,到期后还可通过同样的操作继续这一融资模式,借新债还旧债。这样的操作必然会增加国内铜的库存量。
对于铜业而言,压力更大的是,整个初级产品市场牛市终结、熊市逼近的迹象日益显着,铜价承受的下行压力还在与日俱增。毕竟,自从2002年启动以来,这一轮初级产品牛市已经历时9年,持续时间之长,在世界经济史上堪称少见。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无论多么漫长的牛市都不可能永远延续。看看大宗商品牛市的主要支持因素——实际需求、货币政策、政治和灾害冲击、投机,实际需求难以永久向上,货币政策变动、政治和灾害冲击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昔日曾经给牛市推波助澜的投机在不同环境下照样会成为加速市场下跌的力量。
从行业间关系来看,初级产品实际需求难乎为继,表现在初级产品-制成品比价在这场牛市期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如果说这一轮牛市之前,初级产品-制成品比价处于远离均衡水平的一个极端,极度不利于初级产品而有利于制成品,必然抑制初级产品的投资和供给,因而不可持续;那么,经过这一轮牛市,初级产品-制成品比价已经走到远离均衡水平的另一个极端,极度不利于制成品而有利于初级产品,既刺激了初级产品行业的过度投资和过剩供给,也令下游制成品行业步履维艰而难以提供更多的需求,来消化增多的初级产品供给,同样不可持续。
看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走向,更能明白初级产品实际需求降温的压力有多大。“中国需求”是本轮商品牛市最强有力的驱动力量,但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日臻完善而增长减速,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昔日强有力的中国需求将趋向削弱。尽管一些人寄希望于其它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能弥补中国需求的减少,特别是据说拥有“优越”的民主政体、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驱动而不是外需拉动的印度;但在印度和其它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包括那些热门新兴市场,财政相对虚弱、土地私有制等因素决定了即使有与中国相似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他们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也难以达到中国的水平,相应也就难以为初级产品行业提供能与中国媲美的需求。
初级产品牛市面临终结变局,也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以铜为例,铜需求下降,将冲击一些资源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而影响中国对外投资的行为和政策。比如,中国是赞比亚铜矿产业的重要投资者。截至2010年末,中国在该国直接投资存量已从2003年的1.4370亿美元上升到9.4373亿美元。但由于铜需求下降,价格低迷;加上赞比亚可能采取增税、要求提高赞比亚工人工资、减少使用中国员工等措施,限制中国对其直接投资,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中国对资源国可能缩小生产规模,甚至可能扯旗收兵,这不仅可能影响资源国的经济增长,也会反过来对中国对外投资产生一定冲击。
【热点聚焦】
钢贸商抵押融资再投资钢价缩水金融化生存告急
【开利综合报道】现在本应是钢材贸易市场传统旺季,可国庆节前钢材市场就已经开始了一波下跌行情,没想到国庆节后钢价下滑的幅度有增无减。钢贸圈内普遍认为,现在的下跌并没有看到底,更严峻的时期可能还在后两个月,因为彼时正值银行回笼资金的高峰期,对于手中仍有不少库存的钢贸商来说,近几年将钢材作为质押工具向银行贷款的方法甚至也行不通了,他们可能面临被迫亏损出货甚至资金断裂的危险。
需求萎缩
根据国内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的最新统计报告,刚刚过去的一周,钢材市场出现了去年下半年以来最大一波周跌幅,线材价格暴跌400元/吨,螺纹钢价格跌幅也接近200元/吨。受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影响,终端用户普遍推迟采购,商家尽管不断大幅降价抛售库存,但市场整体成交量仍处于低位。
“现在的下游需求感觉比2008年还要糟糕。”沪上一家从事建筑钢材贸易的流通商表示。目前,钢材最大的消费用户仍是房地产工地,而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越来越不景气,令来自工地的采购订单逐月萎缩。统计局最新数据也显示,1~9月我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2%,较1~8月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当月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同比均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楼市不景气,很多铁路投资也停工了,4万亿投资基本用完了,下游订单与往年比相差很大。”上述流通商说,9月和10月本应该是钢市传统的旺季,但是,今年“金九”没有出现,“银十”也没有盼到,很多人心里更没底了,有的甚至开始恐慌性抛货,带来了钢价的进一步下跌。
融资工具
对于钢贸商来说,目前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下游需求的萎缩,还有钢材市场整体去库存的压力。目前的钢材贸易模式与金融危机前有不小的变化,以前钢贸商主要通过低买高卖钢材赚取差价,而最近几年信贷宽松,钢材不再仅仅是作为交易的产品,还成了向银行做抵押融资的工具。很多钢贸商采购钢材后将其放在仓库作为质押工具向银行申请贷款,获得资金后再去做别的投资,比如楼市、股市或者大宗商品。
“2009年开始,我身边很多人都在这么干,钢材贸易即使亏点也没什么,在其它投资上还能赚回来。”一位钢贸商透露,以前长三角地区的钢材贸易主要集中在上海,这几年在江苏、浙江又新开了很多钢材市场,钢贸商不断增加,再加上钢材库存作为融资需求的增加,这些都增大了钢材市场整体的库存量。
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市场库存量较去年同期水平仍高出15%左右,且多数钢厂库存已攀升至“警戒线”水平以上,后期国内市场及钢厂仍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化压力。上述钢贸商还表示,以往有其它投资收益的支撑,钢材库存并不会对钢贸商的资金带来太大压力,但今年以来,房产、股市等其它投资也赚不到什么钱了,各环节的资金就开始变得紧张。
资金压力
屋漏偏逢连夜雨。随着钢价大幅下跌,以及部分做质押的钢材库存资产的降低,一些银行为控制风险,开始要求钢贸商提前还贷,同时收紧了贷款的发放。承兑汇票是目前钢贸商常用的结算方式,而今年沪大额银行承兑汇票月贴现率急剧攀升,10月份超过了9%。,这一数据在2009年只有1.5%。左右,而2008年金融危机前最高也只有8.38%。贴现率的快速上升令企业的资金成本大幅增加。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委会联合《现代物流报》在今年9月开展的一项对钢贸企业的调查,部分企业的资金成本暴增3倍,以前1吨钢材资金成本在20~30元,现在要50~70元左右,部分会更高。
沪上一家规模较大的钢贸商还透露,目前银行方面都在加快回收贷款的速度,有的要求先还清前款才可以贷新款,但一旦把前款还清,新的贷款并不会那么轻易拿到。“最困难的时候可能会在后两个月,那个时候到了年底银行需要回笼资金会更加催促还款。”上述钢贸商预计,而现在的钢价还看不到有力的支撑,这可能导致一些受资金压力的钢贸商进一步降价抛货,形成恶性循环。
钢市仍将惯性走低
【开利综合报道】国内钢价综合指数一周内出现了近5%的下跌,一些业内分析师称之为“钢市今年来最黑暗的一周”。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目前钢贸商心态普遍悲观,资金压力较大,只得不断降价抛货以求“套现”。
据监测,在最近一周内,“我的钢铁”综合钢价指数较上一周大跌4.95%。前期坚挺的矿石价格,也在三大矿山后期降价的影响下,出现了大幅下挫。据机构监测,上海建筑钢市在多重利空的打压之下,出现了“去年下半年以来最大一波周跌幅”,线材吨价大跌400元,螺纹钢吨价跌幅也接近200元。不少市场人士都说,钢价出现了少见的大跌,市场恐慌气氛在蔓延。
分析此次钢价大跌的“直接导火索”,可以说来自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走低。国际矿商“主动”下调四季度的协议矿价;作为建筑钢最直接的“原料指标”的钢坯价格,一周内每吨更是暴跌了450元。目前,河北地区国产铁精粉价格加速下跌,在钢材市场走势持续疲软的情况下,钢厂一般不敢大量采购铁精粉,库存水平普遍较低。进口现货矿价也是大幅下跌。在进口矿价连续大幅下跌之后,有些贸易商已不再对外报价,以观望为主,现货成交“几乎为零”。矿山企业在“日益变冷”的市场面前,也被迫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
相关机构分析师说,受“买涨不买跌”心理的影响,钢市上终端用户普遍推迟采购。钢市弥漫着的“看空情绪”看来一时难消,钢厂和贸易商较强的“去库存”需求也一时难以落实。今年所谓的“金九银十”实在令人失望,余下两个月钢市的需求估计也难以出现回暖,只能看一步走一步了。在决定钢市走向的供求、资金、成本等因素未见实质性利好之前,国内钢价企稳的难度仍相当大,钢市仍将惯性走低。
近期钢材价格难言之跌
【开利综合报道】钢材价格一路狂跌,19日全国钢市价格跌幅超过100以上的市场及钢材品种进一步增加,市场恐慌情绪更甚,手中有货的商家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由于看不清后期钢价底部到底会停留在何处,贸易商普遍表示近期将不惜代价出货,但由于钢市“买涨不买跌”惯性使然,尽管低价资源日益增多,但市场成交依然有限。
据最新市场调查显示,尽管钢材价格已经跌得惨不忍睹,但终端拿货的意愿是乎并不强,一则是手中资金有限,而商家受市场屡次爆出的骗局影响,不打款坚决不肯开单,导致成交下降。二则中间商缺乏中间交易的激情,钢价一路死气沉沉的暴跌,毫无震荡意愿,无利可图使得钢市主力军的中间贸易商也偃旗息鼓了。但是,手中有货的,特别是库存还相对高的中小商家为了降低损失,正在千方百计的出货,市场上甚至出现一日多次下调销售价格的行为。受此影响,现货市场恐慌抛售心理加剧,低价资源不断涌现。
分析认为,由于包括、铁矿石、钢坯、现货钢材价格、需求在内几乎所有与钢市相关的都体现出一片惨跌的现状,目前市场上的报价已经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就算价格降得再低,暂时也没有商家或者终端去抄底,因为谁也不知道这轮下跌行情会走到什么阶段,不太敢于冒险。
该分析人士指出,现阶段钢市急切的需要两样东西,需求的改善和商家心态的向好调整;否则,钢价低迷下行的过程难以终止。但遗憾的是,需求基本面在年内已经没有什么改善的机会。房地产行业在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效果依然显现,成交量、房价进入下跌通道,库存有所上升,开发商因为资金无法及时回笼而无力开发新楼盘;保障房建设进度截止到10月10日已经完成98%,后期工程进度也将因为天气转凉及资金制约基本将处于半停滞阶段。导致建筑钢材需求处于年内最低水平。
商家的心态方面,在陷入亏损以来,贸易商向钢厂拿货的激情几乎没有,仅仅适当维持一点库存以便满足老客户的日常用料需求,无做大的意愿,由于连续的低迷,加之缺乏有效的利好消息刺激,贸易商的心态在期钢连续暴跌及原料价格大幅走低的打击下充满了悲观,如无利好刺激,商家心态将继续以恐慌占主导,抛货为主。
【市场要闻】
公募基金进军商品期货
【开利综合报道】今年9月初,证监会发布新规称公募基金专户业务门槛降低,可参与商品期货市场,让市场为之振奋。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似乎并未见尝鲜者。近日,国泰基金推出一只名为大宗商品配置的LOF,令投资者眼前为之一亮。不过,据了解,其依旧是一只单向性的QDII产品。
国泰大宗商品依旧单向
实际上,公募基金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在A股市场一直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公募基金不得不开始转移视线至大宗商品市场。只是从最早的黄金类主题等基金产品,到如今国泰推出的大宗商品配置,都还是单向性的产品。从国泰基金获悉,他们此次推出的大宗商品配置主要投资于基金(含ETF),其中不低于80%的资金都将投资于商品类基金。商品类基金包括跟踪综合商品指数、大类商品指数或单个商品价格指数的ETF。以此看来,这只基金是一个LOF产品,而其收益显然只能从商品指数的上升中获益,依旧是一只单向性产品。
而众所周知,商品期货市场的魅力在于其多空双方的判断与选择,及获利途径的双向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只产品只是将视线拓展到了商品期货市场,而获利方式则跟多数的股票型基金并无二致,多头市场才能获利。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全球经济走势并不明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十分剧烈,此类产品想获利难度较大。而该人士更是坦言,大宗商品牛市之时,这类产品投资者倒是可以进行配置。
公募全面进入尚需等待
尽管监管层已经放开了公募基金专户业务对于商品期货的准入,但是公募基金全面进入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等待。根据修订后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公募基金“一对一”和“一对多”专户产品的初始规模限制由修订前的5000万元降到了3000万元。这也意味着达到3000万元的标准以后,基金经理就可以设立投资于商品期货的基金专户。
显然,对于这个门槛而言,似乎大量的投资者都可以成为公募基金专户投资于商品期货的客户。但多数投资者对商品期货市场自身的相对高风险都是有所耳闻的。从另外一个层面讲,目前国内公募基金行业中有成熟的商品期货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人数实在是有限。
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监管层放开了这个方面的限制,但是短期内不会有公募基金去尝鲜。“毕竟第一只产品没有做好,后面将很难再度生存”,沪上某公募基金专户人士就如此表示,“公募基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解决掉相关人才紧缺的天然瓶颈,制定合理的产品制度,从制度上确定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权限和义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巴克莱资本:市场担忧平息后大宗商品将快速反弹
【开利综合报道】巴克莱资本表示,大宗商品投资者一直在做最坏的打算,因此,当金融市场担忧平息后,大宗商品价格将快速上涨。该机构称,近几周商品卖盘加剧,来自对冲基金的卖盘尤其猛烈。
数据显示,美国主要大宗商品期货空头仓位数量比9月初时多出30%,且对冲基金持仓已经减半。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也在不同寻常地削减仓位。巴克莱指出,9月大宗商品市场净流出净100亿美元的资金。不过,尽管欧元区缺乏解决危机的方案,但其它地区的宏观经济面已经显着改善。
巴克莱指出,有迹象表明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且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因此,一旦金融市场的“乌云”消散,那么大多数大宗商品将快速反弹。其中,因长期低于公允价值,铜的表现料最佳,而原油,玉米,铝也因中期基本面良好看涨。此外,黄金将受益于通胀和货币贬值。因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方案将不可避免地引发通胀和货币贬值。
【市场观点】
农产品价格不再疯狂发改委:物价拐点确认
【开利综合报道】去年一路飙涨的农产品价格突然风光不再,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日前表示8月份以来,物价总水平涨幅开始回落,年内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经得到确认,预计今年后两个月消费价格指数(CPI)可以控制在5.0%以下。
关于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原因,炒作退潮只是一个表象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更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国际大宗商品回落打压。今年以来,国家几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并且大幅收缩信贷,这样就从源头了扼制住了资金泛滥的情况,从而切断了炒作资金的源头。另外,近一个月来,国际大宗商品出现暴跌行情,很多产品都惊现超25%的跌幅,这也慢慢传导到了国内农产品市场。所以农产品市场可能还会有一段下跌的时间,但长远跌幅有限。目前,国家在防止价格过快上涨时,又应该面对菜贱伤农的问题出现。假如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未来又将非常有可能重现农产品暴涨暴跌的怪圈不能自拔。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日前表示,8月份以来,物价总水平涨幅开始回落,年内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经得到确认,预计今年后两个月消费价格指数(CPI)可以控制在5.0%以下。他表示,今年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市场供应、降低流通成本、整顿市场价格秩序、促进货币信贷向偿贷回归的政策措施,物价较快上涨的势头已经基本得到控制。8月份以来,物价总水平涨幅开始回落,9月份CPI同比上涨6.1%,年内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经得到确认,预计今年后两个月CPI可以控制在5.0%以下。
就未来经济形势,彭森认为,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形势的复杂和调控的艰巨性都在增加。他指出,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今年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首先,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美国经济受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停滞等因素的制约,继续低速地徘徊。其次,主权债务风险及通胀问题突出。再次,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策选择和协调难度加大。
从国内看,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发展方式依然粗放,投资与消费三个产业结构仍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全球流动性过于宽松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尚未明显减弱。国内资源要素价格矛盾比较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一些领域盲目投资、产能过剩的问题进一步暴露。“所以,一些短期的问题和长期的问题交织,结构性的问题和体制性的问题交织,国内的问题和国际的问题互联,这将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基本环境。”彭森说。他还表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政府推动为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粮价上涨趋势相当明显但不会到可怕程度
【开利综合报道】中国已经进入高粮价时代?对于这一问题,来自农业大学的田维明表示,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土地减少,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总体来看粮食的供求关系将会越来越紧张。
与此同时,全球环境和气候恶化、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周期性减产是粮价上涨的导火索。而从全球以美元为代表的货币超发与货币价值贬值,则是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直接动力所在。“因此,粮价上涨的趋势已经相当明显,中长期看好农产品的价格。未来粮食价格或将上涨20%,但不会涨到一个可怕的程度。”田维明说。
田维明还指出,美国用玉米加工做乙醇,巴西用甘蔗和糖做乙醇,欧洲用菜籽油做生物柴油,随着生物能源的发展,更多人会转而改种甘蔗、油菜等,这样粮食供给将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供求平衡有影响。
作为稻米出口大国,泰国近期遭受的洪灾备受关注,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将推升全球米价。对此,田维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国大米供求平衡,有大量库存,因此泰国洪灾导致的全球米价飞涨,并不会影响到我国。”
整个棉纺织产业链运转不良
【开利综合报道】9月份棉花市场暂时度过了一个平缓的时期,报价方面也是有小幅的提振。但是进入十月份以来,行情又急转而下,疲态尽现。报价上持续下跌,而纺织企业由于资金链紧张,采购也不积极,整个棉纺织产业链运转不良。现在的棉花市场犹如被袭过萧萧秋风,怎一个“愁”字了得。
地产棉受降雨影响四级以及以下占80%以上,棉商、纺织企业补库非常消极,成本又不低,销售市场低等纱线价格竞争厉害,促使产业链今年看淡地产棉。棉花整体消费维持弱势,中国新疆棉花将由收购期过渡到销售期,但纺织企业与贸易商采购意愿偏弱,销售压力增加,增产带来的压力显现,企业并不看好未来市场并开始积极交储,整体市场人气偏弱,在此情况下,未来皮棉与籽棉价格仍将继续下跌。
国内外宏观环境严峻。国内方面,国内终端商品价格高位运行,涨势出现拐点保持下行格局,原材料价格在当局的货币紧缩下出现大幅明显回落,对明年CPI数据形成压制基础。国内主动压经济,“软着陆”逐渐成为大趋势,因此目前国家政策面依然趋紧,稳健的货币政策短期依旧不会改变。国际方面,宏观面欧美经济疲软有陷入衰退风险,消费与投机人气被压制。由于欧盟解决欧债危机的进展缓慢,外围金融市场风险厌恶情绪较高,人气偏弱。
当前棉纺织产业链原料库存贫乏,资金不充裕,在谨慎心理的使然下,观望态势的企业明显增多,高等级棉成为近期入储的主力,内地入储受限于成本压力。另外一些企业为了盘活资金开始加大皮棉销售力度,带动市场成交价小幅下滑,但是,采购的纺织企业目前都普遍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采购力度不足,因此在利空因素的制约下,预计后期棉花继续走跌的概率较大。(丁舜杰)
【市场动态】
欧盟2011年生物柴油产量下降
【开利综合报道】欧洲生物柴油委员会的报告显示,预计2011年生物柴油产量将下降,是自资料获取起首次下跌,去年生物柴油产量为957万吨。德国和法国是欧盟生物柴油生产的领头羊,其次是西班牙和意大利。
根据欧洲生物柴油委员会的报告显示,从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亚以及北美生物柴油进口量的上涨导致了欧盟生物柴油的产量下降。欧洲联盟目前拥有254个生物柴油设备,分析师预测将只能够完成欧盟2020年度生物燃料任务的66%。一些欧盟国家在2011年提高了他们制造生物柴油的能力。报导称,比利时,希腊,荷兰,波兰,斯洛文尼亚,和西班牙的生物柴油制造能力略有提高,而保加利亚,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和英国的生物柴油产量略有减少。欧洲生物柴油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在2009至2010年之间,比利时,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瑞典,芬兰,德国,匈牙利,爱尔兰,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英国,奥地利,赛普勒斯,爱沙尼亚,法国,希腊,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和斯洛伐克的实际生物柴油产量下降。
欧洲生物柴油委员会对产量下降的原因没有疑问。欧盟承诺通过改变土地用途来制成生物燃料“土地用途变更”(ILUC),以减少碳排放量。一份新闻稿指出,“欧洲生物柴油委员会认为,努力落实可再生能源指令很重要。以及它的2020年目标不能被转向目前关于生物燃料的讨论。”由于缺乏一个固定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因此评估ILUC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仍然是一个艰鉅的任务。”
欧盟立法通常具有矛盾性。2008年12月17日欧洲议会通过可再生能源指令和燃料质量指令,这些指令包括生物燃料可持续发展的的标准,同样把ILUC问题也考虑在内。可再生能源指令既定了欧盟10%的生物燃料目标,同时既定了作为燃料质量的低碳燃料标准,要求到2020年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6%。立法不会立刻涵盖ILUC问题的具体方法。欧洲生物柴油委员会正确地指出,这会阻碍该产业的发展,直至完成对ILUC的立法。
在此期间,欧盟生物柴油的进口量增加。2010年欧盟进口生物柴油超过190万吨,其中约61%来自阿根廷,26%来自印度尼西亚,少量来自加拿大,马来西亚,印度,新加坡和世界各地。鉴于欧盟立法的模糊性和进口增长,欧洲生物柴油委员会支持最近欧洲委员会提出的建议:从受益的国家名单中删除阿根廷和马来西亚的建议。这个建议一旦实施的话,将对其两个国家征收6.5%的进口关税。
问题远未被解决,随着ILUC立法的模糊性和生物柴油的问题不断加剧,超过100位顶级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参与议题,他们称,由于“有缺陷的”会计公约,“欧盟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可能做到真正的减碳。它可能最终只是纸上谈兵,导致广泛的砍伐森林和食品价格上涨,所有关于土地用途变更的研究表明生物燃料的碳排放更多。”
全球2011年天然橡胶供应料为1,010万吨
【开利综合报道】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在周一(10月24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2011年全球天胶供应料达到1,010万吨,较2010年高出6.0%,且略高于之前预估的增长5.6%。该协会在月度报告中称,泰国洪水对于该国供应的影响“不是很大”,因该国主要产区位于南方。ANRPC成员国的产量占到全球天胶总产量的92%。
该协会表示,今年1-8月期,泰国的产量已经超出预期,预计全年将生产338万吨天胶,略高于分析师预估的335万吨。这将较2010年高出3.8%,并较2009年高出2.8%。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10月24日发布报告预计,受政府取消汽车购买优惠计划影响汽车行业需求,中国今年天胶进口同比可能减少1%,上一年度为增加5.7%。
供需面来看,协会预计,2011年全球天胶供应料达1010万吨,同比增长6%,略高于之前预估的增长5.6。全年中国、印度及马来西亚天胶总需求料仅增长0.7%,低于2010年4.7%增速,上述三国占全球需求45%。
我国今年焦炭产量或破4亿吨
【开利综合报道】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近日表示,预计我国今年焦炭产量将突破4亿吨,出口量将不超过400万吨,而焦油出口量预计在2万吨左右。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焦炭产量为2.85亿吨,同比增长13.7%;今年前9个月焦炭产量为3.22亿吨,同比增长13.8%。
数据还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粗钢产量为4.69亿吨,同比增加10.6%;生铁产量4.33亿吨,同比增长10%;此外,铁合金、电石、机械制造行业1-8月产量增长率均在20%以上。“上述耗焦大户均保持了两位数的高增长速度,说明煤焦、钢铁市场环境相当不错,预计今年全年我国焦炭产量将突破4亿吨”。
在出口方面,黄金干还预测,因为我国焦炭出口关税高(40%),再加上当前钢铁市场行情不好,欧美国家钢铁产量增长有限,预计今年后几个月我国焦炭出口量不会太高,今年全年我国焦炭出口量可能在360-370万吨左右,“不会超过400万吨”。并且,2005年以来,我国的煤焦油出口量达到高位以来出现逐步下降,2008年我国对煤焦油的出口关税提高到了15%,再加上国内油价居高,消费增加,预计今年我国煤焦油出口有限,“出口量将在2万吨左右”。
黄金干还表示,后期煤价仍将保持坚挺,预计明年的焦炭价格也不会发生大起大落。而焦化行业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高产量、高成本、低效益状态下,“焦化企业单靠卖焦炭已很难换回买煤钱,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建议焦化企业在煤焦油、粗(轻)苯、焦炉煤气高效利用等焦化产品的精深加工上做文章”。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纳入统计的焦化企业总计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37.96%,利润总额74.6亿元,同比增长3.19%;焦化企业亏损面近40%;焦化企业的销售利润率由上年的2.72%下降为2.19%,其中销售成本增加39.78%;财务费用增加51.21%,
黄金干还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钢铁的增产,焦炭需求还会有所增加,但是,中国焦化市场在消费规模巨大的同时,其节约潜力和减产风险也很大。“十二五”期间,中国仍将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这也正是焦化行业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