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市内强外弱未来波动依然较大
【开利综合报道】在全球商品期货市场整体走低之际,国内商品期货市场表现明显抗跌。市场人士分析,受国内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影响,国内外市场出现分化走势,形成内强外弱格局。由于国际市场风险事件层出不穷,不确定性较大,未来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将加剧。
国际:风险事件压价
在全球商品市场还未走出全球曼氏金融控股公司破产阴影之际,欧债危机又传来令人担忧的新消息。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提出,让希腊人民投票决定是否接受上周欧盟领导人峰会达成的救助协议。全民公投的提议让欧盟乃至整个商品市场震惊,投资者担心此举可能导致欧盟此前为解决债务危机做出的努力付之东流。受希腊全民公投倡议打压,欧元大幅走弱,美元则相应走强,对商品价格构成压力。
除去欧债危机,美、英制造业数据疲弱也加剧了市场对商品需求萎缩的担忧。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日前公布数据显示,10月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降至50.8,低于市场预期。英国相关数据也显示,当月英国制造业活动指数大幅下降至28个月低点,呈现全面萎缩状态。众多负面消息使得全球商品期货市场整体承压。
国内:宽松预期抗跌
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期货市场相对抗跌。东航期货研发部总经理岳鹏表示:“国内期货市场要强于国外,这一定程度上与国内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有关。”财政方面,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大幅提高。货币方面,央行暂停正回购操作。11月2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6月以下期限品种全部下行,显示流动性重返宽松格局。与此同时,信贷闸门也现松动迹象。
北京中期期货分析师牛秋乐认为,国内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出现快速走低,显示银行资金宽裕性增强,这与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有关,货币政策在第四季度是否有所放松还需要通过近期将要公布的信贷投放数据来检验。岳鹏也指出,期市国内强于国外的格局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投资者还需要观察国内资金面是否持续性宽松。
价格:内强外弱拉锯
虽然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价格相对抗跌,但是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市场瞬息万变,预计未来价格波动依然较大,G20峰会、美联储议息会议是近期较为重要的事件,两场会议都牵动商品投资者的心。牛秋乐表示,投资者需进一步等待G20峰会对欧债危机的讨论,不排除G20峰会释放出利好消息提振商品市场。但若未讨论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市场也会因失望而低迷。
岳鹏也认为,目前只能说希腊破产风险在上升中,但希腊不会在一天内破产,即使破产,也要到明年2月。虽然希腊公投失败概率较小,但如果不加阻止真的让希腊进行公投的话,这对商品市场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分析师认为,国内商品市场易受外围市场影响,而目前外围市场不确定性又较大,国内市场的抗跌表现不宜让投资者过分乐观,即使国内市场出现上涨,也应将其定位为反弹行为。
希腊再生波澜商品期货涨跌难料
【开利综合报道】欧盟就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新方案有了最终的结果,市场受此利多消息而反弹,话音未落,希腊总理宣布对新救援计划进行全民公决。由于市场对希腊民众缺乏信心,欧债危机此次意外之殇令市场再生波澜。由此可见,G20峰会召开之前,欧债危机难言雨过天晴,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欧债危机从2009年开始出现苗头,前后经历了开端、发展、蔓延、升级以及解决五个时期,当前正处于解决危机阶段。随着2011年希腊债务评级连续下调,欧债危机不断升级,国内外金融市场陷入恐慌。当下看来,一切基本面因素都是“浮云”。商品期货价格的走势也在欧债危机升级后,跌声一片。2011年9月,欧债危机失控,截至目前,内外商品期货价格几乎全线下挫,而且最弱的品种跌幅一度接近20%,波动率也在50%左右。不难看出,目前影响外围市场的主导因素主要是欧债危机。而国内却不同,呈现内忧外患局面:内忧,即是对于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预期;外患,即是欧债危机的最终是否能够得到圆满解决。因此国内期货价格走势要比外盘弱许多。
近日,国内商品市场在消化10月26日的利多消息之后转而展开技术性调整,而避险类商品相对较为强势。但是此次意外之殇并未引发成交量大减,说明市场当前处于谨慎,而非悲观。至少对于国内市场来说,利多与利空相互交织。商务部监测的数据显示,国内农产品价格继续回落,肉蛋类价格回落明显,已有部分机构预测10月份居民物价指数(CPI)在6%以内,甚至在5.3%-5.5%之间。在通胀压力减弱以及国内紧缩政策有望宽松的预期之下,商品价格跌幅不深。不过在宏观政策明朗之后,引导市场涨跌的主导因素还是必须回归基本面。
从目前的基本面来看,豆类短期缺乏利多因素支撑;糖市旺季即将来临;棉花现货价格疲弱,成交难以放量;聚酯行业产业链短期低迷,精对苯二甲酸(PTA)反弹受限;美元低位反弹,金属走势承压;而对于新上市品种甲醇来说,上市即“涨”,但未来前景变数仍然较大。所以,鉴于避险需求,建议投资者仓位控制是关键,不妨尝试一下相关套利策略,或许能在当前纠结的行情中有所收获。(傅小燕)
曼氏破产或触发多米诺效应商品市场阴雨连绵
【开利综合报道】希腊出人意料宣布将对“纾困协议”公投,并且全球曼氏金融控股公司(MFGlobal)申请破产,让稍有喘息的商品市场再遭重创。外盘期货暴跌,国内商品市场也出现普跌。
市场人士认为,曼氏破产不及当初雷曼兄弟破产对市场的破坏性作用,并且希腊即便公投失败,政府破产,其对世界经济的破坏性也不大。然而,二者可能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以及对信心的打击才是商品市场最为担心的后果。对于近期商品市场走势,宏观面的因素依旧持续影响大宗商品,维持宽幅震荡将是大概率事件,连续涨跌停的情景概率很低。
曼氏破产或触发多米诺效应
虽然市场人士认为,曼氏公司的破产对市场的负面影响远不及当年雷曼兄弟破产,但是曼氏破产可能引发持有大量欧元区政府债券的金融机构出现破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曼氏和雷曼破产不是一个量级,对市场冲击力很小,”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总经理陶金峰说,当初雷曼兄弟破产导致市场信心崩溃,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坏消息并不少,投资者也更加理性了。
国金期货总裁助理江明德认为,曼氏是期货经纪商,其亏损是自营欧债所引发的,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有限。并且,曼氏破产和雷曼破产不能相提并论,曼氏的影响要小于雷曼。他说,“一个是引发危机,一个是危机之中。雷曼倒闭是巨大泡沫的破裂,曼氏破产是在已经泄气的气球中再加一个窟窿。”
而曼氏由于大量投注欧洲主权债务,全球曼氏金融公司股价在上周出现了67%的暴跌,同时其债券交易价格也接近崩溃。北京中期研究院院长王骏担心,受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长期影响,持有大量欧元区政府债券的金融机构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巨额投资损失,从全球曼氏金融破产开始,可能在全球会出现“多米诺”效应。
希腊公投增加欧债不确定性
然而,更可能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是希腊。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日前令人意外地呼吁就欧盟对希腊的纾困协议举行全民公投。在业内人士看来,希腊一旦公投失败,最可怕的是带来信心崩溃的连锁反应。江明德说,希腊即便公投失败,政府破产,但从经济总量和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而说,希腊基本可以不予考虑。其产生影响的心理预期大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市场担心的是否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资本市场反应明显,受到希腊将举行全民公投消息的冲击,全球金融市场1日哀鸿遍野,多数以欧元计价的资产全面下跌,全球三大股指均现暴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指出,希腊公投增加欧债前景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将使资本市场再次受压波动。
宏观面继续主导商品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欧债危机的不确定使得工业品再次承压,但农产品就基本面而言已经没有太大的下跌空间,其下跌主要是受到宏观面利空的带动,与基本面关系不大。对于国内期货市场午盘之后的反弹,陶金峰认为,国内商品市场早盘低迷,在午盘之后开始对希腊公投、曼氏破产等利空消息初步消化,但是欧债危机积重难返,究竟未来将如何解决尚不好说。但德法两国对希腊的安抚或许使得投资者的信心并没有恶化。
此外,陶金峰还认为,商品市场上涨还应该与欧美及中国三大央行的政策预期有关。欧美两大央行近日召开议息会议,而国内市场一度传言货币政策将会转向,降低存款准备金或为手段。“我认为其中两家可能会传来好消息,”他说。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近期走势而言,王骏预计,宏观面因素依旧持续影响大宗商品市场,全球曼氏金融破产、G20戛纳峰会、欧洲央行议息会议、美联储议息会议都将对商品市场产生较大冲击,目前商品市场将随投资者再次恐慌的心理而弱势运行,静待宏观面的指引。对此,江明德则认为,商品市场维持宽幅震荡是大概率事件,连续涨跌停的情景不会再出现。
【热点聚焦】
希腊让人民说话公投挫金属信心
【开利综合报道】希腊又出问题了。希腊政府看似民主的全民公投其本质实为荒谬。而整个市场将为之所付出的代价,不仅是解决希腊债务危机进程被阻,更重要的是,全球金融市场脆弱的信心再受打击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国内基金属市场的反弹行情基本告一段落。
据悉,信任投票可能会在11月4日以批准新救援计划的方式进行,而全民公决则可能会在明年1月举行。希腊单方面的突然决定打乱了欧盟的全盘救援计划。据欧元集团主席容克称,希腊总理在做出决定时没有通知欧洲盟国。分析人士称,考虑到明年希腊换届大选,帕潘德里欧此番言论纯属政治权术。将决定权交还国民的举动,并非是帕潘德里欧所称的“信任人民”的表现,而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推卸。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由国民选出的现任总理完全有权利决定。
就目前情况看,此前连续数月希腊民众罢工游行、与政府发生暴力冲突,都显示出,希腊国民对政府以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换取金援的拯救行动心存不满。公投否决欧盟现行方案存在着相当的可能性。对于可能造成的恶果,欧元集团主席容克指出,如果希腊针对欧元区债务援助计划的全民投票结果为反对,那么希腊将会违约。
不过,出于大到不能倒的考虑,欧盟也有可能会被迫出台新的优化救助方案。然而这一先例一旦开启,其余的“欧猪四国”大有可能会竞相效仿。因此,无论欧盟的救助方案如何定稿,终究会使欧债危机继续恶化,而市场信心在这一无底洞面前唯有继续下挫,基金属价格也随之继续探底。
基金属在基本面上继续随经济放缓的大势没有改变,持续消费疲软,而外围上欧债危机持续悬而不解,美国经济复苏也难以走出颓势,国内四季度经济增速仍有继续下调的可能,总的看来,不存在改善供需关系的内外条件。欧债的牺牲品全球曼氏金融宣布破产,令欧债危机蔓延的担忧再次出现,欧元区危机仍有恶化的可能,美元仍可能受到追捧并打击金属市场,尽管年内相对低位的价格水平下,基金属有一定心理上和技术面的支撑,但也难以排除继续探底的可能,即使空间有限。
本轮钢铁市场寒冬属于中国经济下滑拖累需求
【开利综合报道】钢材市场有着传统的“金九银十”说法,秋季施工黄金时节,工程企业加快施工,钢材市场消费迎来一轮旺季。但刚过去的九十月,钢厂、贸易商感到出奇寒冷,钢铁行业遭遇减产降价,武钢、沙钢等主导钢厂连续下调出厂报价,市场提前进入冬天。目前全国钢铁产量,与上半年相比降幅达到一成,钢铁产能严重受到抑制。
这轮钢铁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行,是基于中国经济周期而调整的结果,反映出我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导致钢铁需求回落。经济危机后,过度宽松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放大量信贷,促使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同时,也为后期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一轮经济扩张后,走向收缩,财政、货币政策的重拳,加重了中国经济的宏观经济周期性特征,令中国经济进入了一轮深幅调整期,中国经济经历阵痛,钢价的调整也就到来了。
虽然难以避免经济下滑,但社会对政策抱有太多憧憬。在去年十月份,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走入尾声,钢材市场开始押宝保障房建设。国务院推出大规模保障房计划,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万套,一度成为钢材市场的重大利好,有测算1000万套安居房建设,按每套60平方米建筑面积计算,也需要3万亿投资。但事实表明,这仅是画饼充饥。保障房建设,中央与地方分歧大,以至于社会上调侃道,打个桩挖个坑,算是保障房开工。保障房磨洋工,而造船、机械等行业的用钢需求大幅回落情况下,钢材消费缺少了支撑,价格出现跳水。
这轮钢市寒冬属于中国。当我们高谈阔论欧债危机、美国国债债台高筑时,忽略了自身的危机,近期有中国出手救欧洲的舆论,似乎欧美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欧美钢材市场表现相对稳健。近期国际钢市有两个特点,一是价格没有中国般的垂直落体式下降,另一个是产量保持平稳。欧洲、美国和俄罗斯的钢材市场运行较为平稳,价格基本保持平稳。10月28日,CRU全球钢铁价格指数报199.9点,虽较9月景气时节有所回落,但与8月中旬相比保持平稳,其中北美市场钢价指数上涨2%,欧洲市场指数下降5%。
另一面,国际钢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世界钢铁协会统计,9月份全球64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236亿吨,同比增长9.7%,环比下降0.5%;但在扣除中国产量后,9月份全球粗钢产量为6686.7万吨,环比增长1.6%。
与国内认识相左,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洲,却成为9月份全球钢铁产量新增的亮点,欧盟27国的9月钢铁产量达到1497万吨,环比增长18.7%,普遍不被看好的“欧猪五国”中,意大利、西班牙、希腊钢铁产量环比增幅分别达84.2%、23.7%和365%,同比均实现了正增长。北美地区钢厂产能释放保持平稳,10月末,美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2.5%。另外,临近11月,安赛乐米塔尔等大企业宣布将削减欧洲地区产量,但预计其后期减产力度将小于中国钢厂。欧盟的钢铁产量增长,意大利等国的制造用钢需求上升,表明欧洲虽受债务危机困扰,金融领域表现较差,但实体经济开始逐步恢复,制造行业开始出现回升势头。
国外市场隐现春意,但中国钢铁行业正在经历寒冬。企业处于低利润率阶段,甚至低于银行存款,中钢协统计,1—9月,7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99%,钢协内部人士预计,行业内钢铁主业平均利润率只有1.5%左右。钢材作为重要基础材料,价格涨跌,直接体现了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正是经济的回落,暴露了国内钢材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相对低迷,2011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环比回落0.8个百分点。但从大趋势看,中国经济凭借惯性,终将走出周期底部。随着物价回落预期,政策微调预期增强,持续偏紧的信贷政策也将逐步松动。钢材价格的底部调整,将随着经济周期走出低谷而出现回升。
铁矿石滑落至15个月新低中国再争定价权
【开利综合报道】全球最大的钢铁市场—中国的钢铁工厂已开始减产,导致铁矿石价格滑落至15个月新低。受欧洲债务危机和中国钢材市场疲软影响,铁矿石价格一直呈现下跌态势。多位业内人士称,铁矿石价格料还将继续下跌,铁矿石供求关系也将发生逆转。这不仅为中国钢铁业盈利带来利好,也为中国再同三大矿山争夺铁矿石定价权提供契机。
拐点到来?
对铁矿石价格走软的原因,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认为,中国经济周期性调整,前期扩大投资挤占了国内资源,市场失衡导致制造业等下游行业对钢铁的需求回落。在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安海轩看来,受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拖累,大宗商品市场均不够乐观。国内市场政策持续紧缩,下游房产调控抑制了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影响到铁矿石的出货量。
安海轩表示,首先是一些钢企以消耗库存为主,购矿积极性降低;其次是部分钢厂停产检修,导致行业需求降低,包括钢价下滑等多种因素产生协同作用导致铁矿石价格下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国强日前称,从目前国际环境和国内政策取向看,铁矿石价格拐点已经到来。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也表示,进口铁矿石的价格拐点已经出现,或将告别高价矿时代。由于中国的需求降低,张长富赞扬矿商们主动降价是明智之举。
来自中钢协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为165.74美元/吨,同比上涨43.29美元/吨,涨幅达35.35%。但近期受欧洲债务危机和国内钢材市场疲软影响,铁矿石价格一直呈现下跌态势。就在10月份,铁矿石价格跌幅高达30%。
料将续跌
由于国内钢材需求放缓难以改观以及港口库存高企影响,业内人士预测未来铁矿石价格还将继续下跌。张长富表示,后期铁矿石价格可能继续呈现下跌态势,国内许多钢厂目前都观望价格走向暂停采购矿石。
马国强也表示,展望四季度国内宏观环境和钢材市场不容乐观,但铁矿石价格的合理调整有利于钢铁行业及矿山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马国强称,当前铁矿石的价格受供求关系、资本市场投机行为、供求双方的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从全球铁矿石资源供给、全球钢铁行业盈利状况来看,铁矿石价格回归理性符合产业链共同发展的要求。张长富表示:“港口积压了近1亿吨矿石,这些压在手上的矿商都冒汗了……中国的需求在放缓,钢铁厂都在停炉子了,铁矿石难卖高价了。”
港口库存反映下游需求疲软,仅曹妃店、日照和青岛港口的库存积压都超过1000万吨。来自中钢协的数据显示,目前八大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高达约9800万吨。这些库存均为高价时购得,价格料达每吨165美元以上。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安海轩也认为,虽然铁矿石并未达到供求关系根本性转变的程度,但短期内受众多因素影响,价格恐将持续一段时间走低。
钢企获益
在此前一段时间,由于铁矿石、煤炭和电力等资源和能源价格等持续上涨,成本高企正在削减中国钢企利润。但全球铁矿石价格已经到达拐点。马国强表示,预计国内钢铁行业的盈利状况将逐步改善。马国强表示,三季度主要下游用钢行业的需求复苏缓慢,主要原料价格维持高位,行业整体盈利环比二季度大幅下滑。四季度国内宏观环境和钢材市场仍不容乐观。
中国钢铁行业仍受铁矿石价格高涨对利润空间的挤压,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相对低迷,前期钢铁行业产销增速均有所放缓。钢铁产品价格向下波动,钢铁行业盈利水平处于低位。中国钢铁整体行业利润低位继续下移,预计短期内钢厂利润难有起色。但是,铁矿石价格下跌契机,让国内钢厂处于主动抢占定价的有利地位,这将对国内钢厂未来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发挥作用。铁矿石价格的下跌短期内能给国内钢厂带来极大利好。随着四季度钢材价格将步入震荡行情,尤其是铁矿石价格下行区间已经确立,业内人士多认为钢企成本压力将有所缓解。
再争定价权
全球钢铁增长主要来自中国,而中国钢铁需求增速在减缓。马国强认为,在2012年底或者在2013年,铁矿石供应的紧张关系将得到缓解甚至逆转。从全球铁矿石资源供给、全球钢铁行业盈利状况来看,铁矿石价格回归理性符合产业链共同发展的要求。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志浩也坦言,宝钢集团高层最近前往一些国家考察铁矿,发现许多国家都在大规模投资铁矿石。戴志浩表示,近几年铁矿石价格暴涨所吸引的大量投资将在若干年内形成大量的产能,全球铁矿石供求关系已经提前发生逆转。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安海轩则认为,铁矿石供求关系的逆转短期难以在此次价格下跌中完全实现。此次价格下跌受多重因素协同影响,要实现逆转,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尽管如此,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透露,目前三大矿山与中钢协正在讨论推出更加透明合理的定价新机制。张长富指出,目前国外矿山正在广泛接触客户进行商谈,在当前由供需双方商定价格的基础上,三大矿山都已提出新的定价想法,但是否成行还需较长时间。
铁矿石暴跌为中国钢企带来外围环境上的利好,安海轩表示,三大矿山与中钢协的协商,国内钢厂并不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相反,有化被动为主动的趋势。安海轩还认为,铁矿石采用现货定价已渐成趋势,想要回到长协模式难度很大,此次价格下跌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争夺契机。
但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对此表示谨慎,短期的供过于求,并不能改变长期的铁矿石市场需求增长与供给资源有限的瓶颈。在赫荣亮看来,即使根据目前的行情改成有利于中国钢企的定价模式,但可能因得小利而失去了大局。中国钢厂需谨慎地寻找双方都合适、能长久维系的规则,而不是仅适用于此次矿价暴跌时的定价模式。赫荣亮认为,稳定的合作才是关键。
【市场要闻】
价格“过山车”大宗商品预示实体经济面临不确定性
【开利综合报道】随着希腊宣布将就最新达成的救助计划进行全民公投,大宗商品市场因乐观情绪推动的“峰会行情”也峰回路转。而在过去的一个月,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快速下挫后的大幅反弹。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复震荡预示实体经济依然面临较多不确定性,未来如何防止非常难以预测、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的“黑天鹅”事件频现,确保经济增长,考验着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抉择。
经济前景不明商品坐“过山车”
“应该说,希腊宣布将对新救助方案进行公投又是十足的'黑天鹅’事件。”分析人士表示,由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新的救助方案可能更多将是敲定细节的问题,而希腊突然宣布将进行全民公投,无疑增加了市场对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的担忧。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金融市场反应剧烈,国际市场上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一度大幅收跌,而受到2日中国股市拉升的提振,原油期货价格再次大幅拉升,国内市场商品期货价格受影响则纷纷低开,尾盘微幅上扬则更多受到股市上行的带动。
不过尽管大宗商品市场波动较大,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其他金融市场相比,大宗商品的走势依然更多反映了实体经济的状况。实际上,与危机后两年市场更多关注流动性单一因素不同,进入2011年,包括地缘政治、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债务危机显现都凸显了远为复杂的市场环境。
“从年初以来,市场走势大体可用'空袭’三部曲来概括。”光大期货研究所负责人叶燕武认为,上半年市场的主导因素是以“中国紧缩”,加上美国经济下滑为导火索的“二次探底”担忧,三季度则是以欧债危机卷土重来以及美联储推出“扭转操作”终止增量版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为代表的“欧元区崩溃论”,而近期则交织着由民间借贷引出的“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担忧。“实际上,就铜市场来看,经过前期的大幅下挫后,价格泡沫基本消失殆尽,铜价已更多反映当前实体的市场供需状况。”一铜企业的首席分析师表示。
持续性存疑债务危机仍有隐忧
尽管欧盟峰会达成协议为欧债危机的解决迈出了关键一步,在业内人士看来,希腊宣布进行公投显然进一步增加了欧债危机出现反复的可能性。“一方面救助计划的细节还有待明确;而另一方面,方案的实施可能也并不顺利。”分析人士指出,在峰会的乐观情绪被市场消化后,投资者也更加认识到了救助计划的局限性。
招商银行分析师刘东亮指出,欧盟峰会达成的协议基本解决了希腊的债务问题,但市场的焦点正转移到意大利。未来12个月,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洲五国”将有接近8000亿美元的债务到期,其中意大利就有4500亿美元左右规模的债务到期,而按照目前的方案,欧洲稳定基金以杠杆的方式扩大到1万亿欧元,如果杠杆设为3-4倍,实际的救助规模将只有约3500亿-4000亿美元,这一规模也许只能覆盖意大利的到期债务。
而作为主要经济体中目前唯一表现超预期的美国,市场对其增长持续性仍存疑。美国商务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占美国经济总量近70%的消费者支出表现靓丽,9月份美国市场消费开支环比增长0.6%,远高于市场的预期,整个三季度消费支出攀升2.4%,同时企业投资支出以及出口也为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经济改善的迹象明显。
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疲软。一些分析机构认为,收入增长疲软而消费支出增加,储蓄率降低,这意味着三季度消费支出的高增长可能难以持续。与此同时,企业的库存指标增幅亦大幅放缓,表明企业对未来前景仍不乐观,依然只愿意将库存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美国是否真正超预期表现仍有待四季度进一步观察。”刘东亮指出。
价格持续下挫反映实体需求放缓
澳新银行大宗商品研究亚洲总监诸蜀宁表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从9月份来,大宗商品市场的下挫不仅表现在交易所上市的期货类商品上,铁矿石、煤炭等现货市场主导的商品价格亦持续下挫。“与原油、铜等商品不同,现货市场交易的铁矿石等商品受金融炒作的影响较小,其价格的持续下挫更能反映出实体需求的放缓。”诸蜀宁说。
来自联合金属网的数据显示,目前品位在63%的印度进口铁矿石到岸价已下降到每吨133美元附近,相对于9月初的190美元高位大幅回落了30%。“市场更多是希望大宗商品价格维持稳定,如果上涨太快,通胀压力将较大;而如果跌势过猛,市场信心也会受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清说。
在众多分析机构看来,目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迹象已逐渐显现。但是相对于国内市场的依然增长,深陷债务危机的地区面临更多的困境。“危机的真正原因在于增长不足。”瑞银的经济学家发布报告认为,债务过多、政府应对犹豫不决导致信心下滑并非目前困局的真正根源,实际上,只有偿还债务所需要的收入增长不足时,债务过多才会成为问题。
如何保持增长仍在考验政策抉择的智慧。“包括希腊实际上看不到什么像样的增长,外部援助的救助计划又必须要国内削减赤字相配合,减少政府支出也意味着政府刺激经济空间被压缩。”刘东亮说,欧洲地区走出困境还有待恢复自身的“造血功能”。
贸易融资主体生变暗藏风险
【开利综合报道】今年7月份,进口大豆压港数量高达660万吨,远超去年同期的500万吨左右。业内人士表示,其中30%~40%是用于融资的。企业选择大豆这样的初级产品作为贸易融资的主要手段由来以久。今年,由于银根收紧,企业贷款困难,一些贸易商利用这种方式将融来的钱放贷给一些中小企业。然而,在这种背景下,贸易融资风险正日趋显现。
贸易融资主体生变
信用证融资是贸易融资的主要形式之一。据了解,一些贸易商不是将套现的资金马上用于银行还贷,而是用于资本市场或地下金融进行获利。“用来做融资的商品必须标准化比较高、容易流通,市场接受程度高,单位价值比较高、不易变质。因此,初级产品比较合适。”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介绍。他所说的初级产品,主要是指铜、锌等金属以及橡胶。另据了解,粮油也是融资套现常用的品种之一。
今年外汇管理局对转口贸易的外汇管理加大审核力度,修复之前通过“融资铜”可无限次的短期融资漏洞。之后“融资铜”在减少。但“融资铜”减少的同时,粮油在贸易融资中比例上升,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进口大豆中有30%~40%是用来融资。另一种植物油——棕榈油则一直是“融资宠儿”。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介绍,“近几年棕榈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已经是一种很稳定的融资商品了。”
不仅融资商品今年出现了些许变化,融资的主角——进入这一行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元。梅新育得悉,一些房地产商,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商家,在今年年初信贷步步紧缩时,开始将融资目光转向进口铜。通常,这些房地产商都是委托贸易公司或是通过其他“借壳”形式进行操作。
利用远期信用证所给予的时间腾挪款项盈利,是做这一行的企业共同的秘密。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在上升,这样他只要用相对少的人民币本金就可以兑换同样多的美元,获得汇兑收益,并及时偿还开信用证的银行贷款。信用证到期后,企业可以通过同样的模式再开一个信用证,就成为长期的融资了。进口大豆融资的操作模式也是如此。专家表示,只要进口商品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或是不出现大起大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这样的买卖就是一本万利,几乎没什么风险。
融资链条易“生变”
然而,看上去十分安全、收益丰厚的融资行为背后暗藏风险。年初曝光的上海宏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本来是做钢材贸易,因为挪用银行信贷资金参与棉花、橡胶期货交易,导致巨亏两亿多元。“这一轮初级产品的牛市有9年了,这在世界经济史上相当少见。现在,牛市终结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初级产品是企业选择用作贸易融资的主要货品,如果价格下跌,企业会大幅度亏损,会导致融资不成,付出代价。”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表示。
一位中资银行授信部人士表示,挪用资金进行投资带给企业的风险相当大,一些中小企业往往因此倒闭。而以往曝出的重大案件表明,如果挪用资金投资太过,即使看上去很大的企业也不能幸免。从银行的角度来讲,与其他贷款比起来,信用证融资手续简便,时间短、收益高,是银行喜欢的贷款模式。近年来,贸易融资业务已成为工行、建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重点。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贸易融资通常有信用证和其他还款源作为抵押,风险相对要小一些,所以准入上也宽松一些;银行有自己的风险管控体系,如在申请贸易融资时就要说明款项用途、做好担保措施,也能实施实时监控转款节点,这些措施都可帮助控制风险。另一位业内人士承认,如果涉及到境外贸易,监控就难一些,这部分融资款项也更容易被挪作他用,尤其是客户将钱从开证行转入另一家银行,就完全无法监控资金用途了。
而为了业绩或人情,银行有时是会放松风险审查的,一位外资银行负责贸易融资的总监表示。前述报告认为,大量不合规的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期货、楼市以及发放民间高利贷,会推动资产价格非理性上涨,楼市和股市的非理性上涨,造成资产泡沫,破坏市场原本该有的平衡,进而可能会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市场观点】
糖粕比值高位运行机会拐点或将显现
【开利综合报道】市场担忧一旦进行公投,一直反对希腊紧缩政策的希腊民众会否决欧盟协议,令欧盟早前做出的努力付诸东流,导致希腊破产以及退出欧元区,加剧欧债形势及金融市场的动荡,避险情绪随之攀升进而打压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从两品种走势对比可看出,白糖和豆粕的价差比值运行趋于平稳,机会拐点或将显现。目前糖粕比值已运行至历史比值区间的上轨,综合市场及白糖和豆粕行业状况来看,卖白糖买豆粕套利机会已经出现。
全球糖市在2011/12年度进入增产周期。具体到主产国,印度产糖2650万吨,泰国产糖1000万吨,足以抵消巴西减产约300万吨,而欧盟总体实现增产,预计全球2011/12年度供过于求420万吨。进口方面,我国进口糖到岸量同比大幅增长。9月我国进口糖46万吨,2011年1-9月累计进口糖167万吨,同比提高22%,预计10月-11月仍有大批糖来自巴西。2010/11年度我国进口食糖配额194.5万吨,加上8月份新增的100万吨配额,合计294.5万吨,为历史上进口量最大的一年。综合以上数据,由于供求关系格局宽松,后市糖价弱势仍将持续。
美国农业部(USDA)在之前公布的10月供需报告中,下调了2011/2012年度美国大豆的单产、产量以及期末库存。最新预估数据介于8月份及9月份公布的数值之间,较分析机构预估的平均值偏低。综合来看,10月份报告与市场预估在方向上有一定偏差,对豆类构成利多,短期或支撑豆类整体继续反弹。从季节性看,第四季度向来是美豆的出口旺季,这一期间美豆出口量大约能占到全年出口量的40%以上。四季度同样也是中国大豆进口较为集中的时期,去年10月至12月,中国共进口大豆1450万吨,月均进口483万吨,高于全年的月均454万吨水平。
今年中国国内大豆减产已成定局,市场普遍预期短期内中国将加大进口力度。美国农业部预计,2011/2012市场年度,中国将进口大豆5650万吨,与上一年度的5200万吨相比,增加450万吨。综合上面因素,大豆减产预期明确,需求随着消费季节到来区域增长,后期支撑着豆粕价格走势。
从近几年白糖与豆粕的比价来看,基本在1.5—2.3区间运行,截至11月2日收盘,1205合约比价为2.27,处于比价箱体的上轨。从两者价差比值走势我们不难看出,历史同期比值会出现一波过山车的行情,这是由于白糖刚结束中秋国庆等节日需求旺季,走势上明显弱于豆粕,但是,随着新年的临近短期内会刺激白糖的需求。在四季度豆粕的需求相对平稳,四季度后期的需求会逐步走强,比值也会逐步走低。
短期内豆粕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调整比较充分,白糖后期走势比较疲软,价差比值会冲高回落的态势。但需提请投资者注意的是,该策略潜在资金仓位控制风险,一旦中期出现极端行情,而资金仓位控制得又不好,可能出现保证金不足而被强行平仓,导致套利交易的失败。(郭小琪)
供需缺口或达200万吨短期白糖有望稳步上涨
【开利综合报道】大宗商品普遍震荡走低,而白糖期货逆市上涨。数据显示,国内白糖产需缺口或将达到200万吨。受此消息提振,白糖现货价格稳中有升,期价随之上扬。而随着11月份新榨季的到来,新糖将陆续上市,或会增加市场供给,不过,强劲的消费需求将继续支撑糖价走强。
白糖供需缺口或达200万吨
相关部门近日公布了国内白糖产需数据,预计本榨季我国食糖产量将略有提升,但产需缺口仍可能达到200万吨。进入新榨季,数据显示,其中广西、云南、广东及海南主要甘蔗产区预计将增产80万吨,新榨季产量达到1040万吨左右;黑龙江、新疆和内蒙古主要甜菜产区预计增产25万吨,新榨季产量达到97万吨;若其他地区产量维持不变,则新榨季全国产量将达到1151万吨,比上榨季增加100万吨以上。
尽管有所增长,但是由于强劲的消费需求,白糖供需存在一定缺口。消费方面,在2010/2011榨季食糖均价7100元/吨的情况下,消费达到1358万吨,由此可见国内食糖消费的刚性,因此预计新榨季国内消费仍将保持在1350万吨左右。“2011/2012榨季,预计国内食糖基本面继续供不应求,缺口大约在200万吨。国家仍然需要大量进口原糖来填补缺口。2010/2011榨季国家已经进口了207万吨原糖,创出历史新高,2011/2012榨季全球原糖资源增加,国家将继续通过大量进口来填补缺口和增加库存。”东亚期货分析师徐舟表示。
短期糖价或稳中有涨
短期来看,国内已有糖厂开榨,但糖分普遍只有10%左右,大规模开榨还需要等到11月下旬,与去年相比要晚一些。国内现货近几日保持相对稳定格局,目前市场现货成本估计在6500元左右。目前国储库存较低,预计后期通过国储的调控措施打压力度不大。而需求方面,仍然是呈现稳步走高的趋势。另外,国际市场方面,巴西蔗产联盟再次下调巴西中部地区2011/2012榨季蔗糖产量预估值。
基于以上因素,东证期货分析师李明宵认为,“短期内,白糖基本面仍然处于供应偏紧的状态,价格很可能稳中有涨,后期仍要关注天气方面的因素。”分析师徐舟表示,糖价在短期内将以高位震荡走势为主,短期内震荡区间或在6400-6900元之间。
而从长期来看,国内需求增长依然比较强劲,本榨季南方蔗糖产量预计有所下降,北方甜菜糖近几年也出现种植面积下降的情况,预计产量方面也将处于下降的趋势。但值得关注的是,北欧产区甜菜糖产量预计近期不断增加,或将影响明年全球糖市的格局。同时,也要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宏观面因素。综合来看,糖价长期稳步上涨趋势不会改变。
黑龙江油脂企业八成停产东北大豆产业陷入困局
【开利综合报道】大豆主产区东北面临的“大豆危机”今年继续发酵。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油厂低价收不到粮,高价又不敢收,大豆原料采购出现困难。据该协会统计,近期黑龙江省油脂加工企业只有少量在收购,八成以上企业仍旧停产。
从黑龙江省了解到,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连续萎缩,长期自给自足的东北大豆产业开始出现供需缺口,国产大豆加工企业正面临着原料采购困难和市场丢失的风险。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国产大豆种植已经不具备任何优势,国产大豆产业链正在逐渐萎缩且已经无法正常运转,多数农户选择种植其他效益较高的农作物,如此发展下去,东北大豆的供需缺口必将出现。
近年来,国产大豆种植版图和产量急剧萎缩,成为这些企业出现“豆荒”的重要原因。在种植面积减少的同时,产区加工企业因为原料采购困难和经营效益不好而大量停产。在中国优质大豆之乡黑龙江海伦市,当地最大的油脂加工厂多年来加工国产大豆只有靠国家财政补贴才可以勉强生存,无奈之下这家企业已经停产一年多。
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食用油价格不断上涨,这本是盈利的好时机,但目前企业的开工情况并未得到明显好转。生存困境让很多企业不得不另寻出路。面对质优价廉的进口大豆,不少国内压榨企业选择到沿海建厂,沿海的港口城市建设了许多大型大豆油加工厂,多地出现了“一港多厂”的现象,而这些加工厂在享受进口大豆带来的高利润的同时也逐渐放弃了东北大豆渠道。“豆荒”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东北豆油和豆粕的消费市场也开始发生转变。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表示,过去东北基本上是自产自销,还有部分销往其他地区,但现在反过来了,黄淮海地区生产的很多豆油、豆粕销往东北。
王小语算了笔账:黑龙江省人口为3800万,如果按照全国人均油脂消费量21公斤来计算,需要将近80万吨豆油,这最少要460多万吨大豆才能满足加工。但今年黑龙江大豆产量才600万吨,减去出省的和食用的,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大豆可供加工。现在黑龙江市场上有近一半的豆油是由省外加工进口大豆的油厂生产的。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产大豆生产、加工和消费形势,当前市场较为关注的是,国家今年将出台怎样的大豆收购政策。郭清保说,大豆临储政策从2008年开始执行,近年来玉米和粳稻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而大豆托市价格却没有明显上涨。如果今年大豆收购价格仍然偏低,明年东北大豆的种植面积可能会进一步下降,长期来看大豆原料供应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市场动态】
2012年中国铜消费量增速将放缓
【开利综合报道】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称,全球最大铜消费国中国的铜消费量增速将在明年放缓,因经济增长降温。安泰科的铜业分析师杨昌华称,2012年中国精炼铜消费量预计将增长6.4%至785万吨。
安泰科数据显示,今年精炼铜消费量增长8.5%至738万吨。杨昌华称,电力行业将会是明年铜消费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因信贷紧缩及出口放慢预期将进一步抑制需求。他表示,新屋开工减少、迟滞的汽车销售以及铁路方面投资萎缩拖低今年的消费量增长,并且可能在明年继续削减需求。
种植面积增加玉米产量或再创新高
【开利综合报道】国际知名认证机构SGSSA公司近期对中国七大玉米种植省份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今年的玉米产量可能将从去年的1.7724亿吨跳涨至1.8918亿吨(75亿蒲式耳),涨幅约6.7%,再创纪录新高。该预估值超过了美国农业部对今年中国玉米产量1.82亿吨的预期。
“种植面积的增加是产量提高的最主要因素,”SGS的市场研究总监MarkOulton表示,“看起来农民希望明年继续扩大。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玉米的利润更高。”该机构预计,中国种植户2012年可能把种植面积扩大4.6%。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在2010年增长了6.1%,使得国内产量在八年内第七次创新高。
预计2011年美国玉米单产料为每英亩149.5蒲式耳
【开利综合报道】分析机构InformaEconomics近日预计2011年美国玉米单产料为每英亩149.5蒲式耳,持平于10月预估。Informa预计,美国玉米产量料为125.49亿蒲式耳,高于10月预估的125.19亿蒲式耳。Informa对美国玉米单产及产量的预估均高于美国农业部(USDA)10月预估的每英亩148.1蒲式耳及124.33亿蒲式耳。
Informa预计,美国大豆产量料为30.82亿蒲式耳,低于之前预估的30.87亿蒲式耳,不过高于USDA在10月预估的30.60亿蒲式耳。
美国农业部将于11月9日公布最新的美国及全球作物预估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