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期货-晨报+开利财经【9.20】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9-20 9:40:35  兰格钢铁
    政经局势决定市场走向

    【开利综合报道】中秋节假期过后的国内市场没有出现历年同期的消费高峰,让盼望“金九银十”的投资者预期落空。虽然温家宝总理表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不过这并不能打消国内外投资者对于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疑虑。

    本周围绕希腊救助及意大利债务问题,市场情绪波动剧烈。对希腊债务拥有较大风险敞口的法国及德国被推至风口浪尖,法国兴业银行和农业信贷银行的评级也因此被穆迪调降。近期关于欧债的系统性风险进一步蔓延,来自于美国的经济数据继续表现疲软,美国经济看起来很容易受到欧洲债务危机升级的冲击。目前越来越多的市场分析人士认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观点。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首次下滑到10%以下。另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比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大宗商品市场方面,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霜冻并未如担忧的那么严重,在未来几天该地区的天气情况预计将好转。美国农产品的天气题材炒作告一段落,从而压制了国内相关品种的期价运行,农产品是各国执政党最为关切的商品,炒作空间不大。宏观经济的复杂化在国内外商品及金融市场上直观地体现出来,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新一轮宽松刺激政策迟迟未能出台也让投资者逐渐失去了信心。

    对此杭州兴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宏森指出,中国经济所面对的问题与欧美国家迥然不同,对于中国的市场来说,“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一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实体经济受到了明显地冲击,尤其在高启的成本与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等多重压力面前,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堪忧。当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仍以宏观调控为主,那么无论是国内的商品市场还是国内的股市都难有真正的起色,国家经济政策的导向存在极大的争议,投资者对此应保持足够的警醒。

    市场纷纷避险商品“不给力”

    【开利综合报道】雷曼倒闭三周年之际,欧债危机再次掀起全球避险高潮。法国银行评级遭到下调,希腊债务违约风险加大,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家央行出手救市,但是希腊债务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市场依然处于动荡状态。

    国际:农产品弱势调整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美国能源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一周原油库存下降670万桶。但是精炼油库存上升171万桶。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消减今明两年原油需求增长预期,利比亚恢复原油产出也对市场形成压力,10月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周再度在90美元一线遇阻回落,短期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仍将在85~90美元之间震荡。基本金属大幅波动,秘鲁和印尼大型铜矿工人罢工为供应带来不确定性,但是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担忧对铜价构成了压制,尽管全球五大主要央行联手提供美元流动性,但是美国最新公布的疲弱的经济数据增加了市场的悲观情绪,LME期铜价格反弹乏力,8800美元上方面临较大压力,后市铜价将向下考验8500美元/吨的支持位。

    农产品市场呈现弱势调整特征。美国农业部在月度报告中意外大幅上调了对美国大豆产量的预估,中国8月份进口大豆451万吨,较7月份大幅下降,中国消费开始放缓,CBOT黄大豆出现下跌,1400~1410美分一线的支持位被击穿,商品基金的卖盘打压令价格走低。CBOT玉米和小麦价格也出现大幅调整,因需求下降和霜冻危害低于预期,引发基金全线平仓。软商品市场,原糖期货价格继续盘整,美国零售销售数据表现不佳,ICE原糖价格未能升破30美分阻力位,投资者态度谨慎,后市糖价将继续整理态势。

    国内:有色金属价格普跌

    国内市场,有色金属表现疲弱。国内下游企业需求不旺,欧美经济陷入困境,沪铜震荡走低。尽管欧洲央行联合全球主要国家央行提供美元流动性的利好消息为市场提供了一定支持,但是沪铜11月长期走势仍然受制于陷入低迷的供需基本面。沪螺纹钢期货价格开始下跌,国内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增加,由于房地产调控效果显现,建筑钢材终端需求疲软,现货商开始下调现货价格,螺纹钢下跌趋势已然确立。

    农产品方面,美国农业部上调大豆等农产品本年度的产量超出市场预期,美豆出口销售数据不佳,加剧了市场对于大豆需求不佳的担忧,大连大豆跟随美盘出现回调。郑州白糖延续前期的下跌走势。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于9月16日继续投放储备糖继续打压市场,而且9月份50万吨进口糖到港,让投资者对糖市一路看跌,郑糖期货价格重新回到7000元以下,郑糖先抑后扬,诸多利空因素打压糖价,郑糖5月合约一度下探至6669元/吨,之后在空头获利回补作用下价格出现反弹,郑糖期货价格已经连续五周下跌,后市将延续震荡下行的格局。

    欧洲五大央行协同注入美元流动性,德法领导人表示维护希腊欧元区地位,欧债危机暂时得到缓解,美元回调,大宗商品价格震荡黄金大跌,原油价格反弹。长期来看,欧债危机问题仍将在较长的时间内继续困扰金融市场,进而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投资建议是:未来需要继续关注欧洲债务问题,逢高抛空工业品是主要策略。可以耐心等待美元调整结束再度步入上涨轨道之时,坚决做空铜,螺纹钢和天然橡胶等品种。

    恐慌心理难除商品期货难涨

    【开利综合报道】全球金融市场继续动荡走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市场风险,宏观因素主导商品期货走势。国内商品期货周一继续跳空下行,工业品领跌整个商品板块。目前投资者难以看好经济前景,商品期货短期下行可能性较大。

    商品期货已经两周下跌,其主要因素有欧洲债务危机升级,导致美元走强,同时,西方经济前景暗淡,需求受到影响。国内方面,中国通胀仍处高位,货币收紧没有改变。目前,以上因素继续发酵,短期无法逆转经济放缓的现状,因而偏空的状态仍将延续。在此背景下,工业原材料表现尤其疲软。从铜材行业看,尽管8月份精铜产量创出新高,但下游行业整体景气度尚未恢复。在现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进口铜纷纷涌出,供大于求的局面愈加突出。后市的不确定性令本已缺乏实际消费的加工材消费企业买兴更弱,现铜难以做升水交易,主流围绕平水波动。从各角度看,工业金属下游需求疲弱,而且未来几个月低迷可能还会持续,市场难以获得来自现货需求方面的支持。

    化工品市场供需不容乐观,从塑料行业来看,随着7、8月检修的产能陆续重新开工投产,国内PE市场供应又将增加。随着这部分缺失产能逐步投向市场,国内PE市场将在本就偏弱的行情下受到再次冲击。其次,目前庞大的库存压力使得LLDPE报价连续调低,现货商“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使得上游企业不得不被动调低价格。再者,欧洲需求欠佳,中东低价货源大量涌入,加上进口盈利状况改善后,进口量维持高位,也将拖累LLDPE后市行情。虽然正值秋季农膜需求的高峰期,但需求整体小于预期,目前厂家原料库存不多,但备货意向并不积极。且今年企业普遍资金量紧张的状况也制约了LLDPE行情回暖。因此整体需求的好转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

    在工业品整体走软的情况下,农产品很难走出独立走势。当期国际农产品市场处于青黄不接时期,北半球中国、美国农产品处于成熟期,产量预期基本定型,天气对单产的影响逐渐衰弱。本年度总体天气情况对农产品的影响相对较弱,中国和美国农作物主产区雨水充沛,没有发生极端的洪涝和干旱情况,总体农作物单产情况保持相对良好,粮食有望继续丰产,新作农产品上市后,农产品供应压力将缓解。在欧债危机悲观情绪笼罩下,黄金和美元指数大幅飙升,预计大宗商品期货难有上涨动力,其中工业品仍有下跌空间,豆类和油脂下跌空间比较有限。

    【热点聚焦】

    黄金仍难被取代

    【开利综合报道】11年,黄金的价格翻了6倍。从勘探行业传来了“雪上加霜”消息:寻找新矿源代替已经枯竭的矿层变得越来越困难。“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最为浅显,难以控制的需求,日益减少的出产量,这是否意味着黄金的价格将迎来下一个11年的飞涨呢?

    黄金价格继续飞涨?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表示,黄金价格上升根本原因在于全世界对流通过剩的担忧。黄金的实际需求量不大,就算资源开采日益减少也不影响刚性需求,也就是说其开采量不高但需求也不高,工业用金和生活用金完全能满足。由于目前存在投机利益,增加的黄金消耗多为投机用金。

    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磊表示,黄金价格的猛涨来源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实体经济面低迷,导致投资标的向金融资产领域倾斜。而大宗商品和股市都与实体经济有关,显然与实体经济泾渭分明的黄金更具吸引力和避险功能。二是,各界纷纷预测政府会持续出台放松货币政策,大家都担忧纸币贬值。当然大宗商品也有避险功能,黄金只是选择之一。三是,美元贬值,资金需要在主要货币(美元)和黄金中进行选择。黄金将继续走强但会放慢速度,只要实体经济面低迷,美国货币政策没有收紧,黄金将持续走强。

    高盛亚洲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兼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表示,黄金是价格波动很大的大宗商品,其市场本身规模不大,也没有特殊工业用途。不过由于其金融性较强,在美元贬值的形势下一举推高了黄金价格。目前对黄金投资要谨慎,通货膨胀的负面消息已被市场消化,黄金永远大幅上涨是不现实的。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表示,黄金是对冲通胀一个比较好的产品,只要货币量在增加,黄金就会处于一个牛市。黄金最终站上每盎司2000美元的可能性是有的。

    中国央行是否会大量增持黄金

    澳大利亚埃斯特集团的分析师Ronald指出,目前,美国的黄金储备约占其GDP的1.85%,这一数字在1940年为20%以上,在1980年接近7%。这表明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他预计金价将在2012年冲破2300美元每盎司。另一个潜在的供给来源是央行的金库。截至6月份,美国央行、欧洲中央银行和货币基金组织共持有30000吨以上的黄金。从2000年到2007年,它们平均每年出售520吨,2010年,尽管价格飙升,但只有41吨黄金流入市场。

    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今年各国政府黄金储备增加203.5吨,2010年同期增量为76吨。韩国政府8月2日宣布最近购买黄金25吨,所持黄金储备达到39吨,是原来两倍还多。墨西哥、俄罗斯和泰国也是2011年迄今的重要买家。

    在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央行会否大量增持黄金?哈继铭表示,历史上一些国家的货币在国际化过程中,经历了积累购入黄金的过程。比如,美国和日本。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强大的后盾,光有美元作为后盾,现在显然不够。黄金在我国储备中的总量已经明显上升,目前占1.8%或1.9%左右,无法判断国家是否会进一步增加黄金持有比例,中国本身的经济实力才是人民币国际化最有力的保证。

    丁剑平则认为,黄金储备的多少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无关,中国总体的经济竞争力和劳动力产出才决定了人民币的地位。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都几十年如一日不动,动黄金意味着灭国在即。当然随着中国整个外汇储备的增加,黄金储备也会相应增加。陆磊表示,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国无必要靠黄金来支持货币。信用货币不以任何实体为基础,是以法律强制来发行的。中国经济全球一枝独秀,才是人民币最有力的砝码。但是不排除由于美元贬值出现的避险需求,官方会调整储备资产结构的可能。

    谢国忠表示,随着美国政府收紧财政政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未来很长时间里将会十分宽松。中国可能必须斩断人民币同美元的联系。否则,宏观调控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谢国忠认为,金价暂时会缓一缓,因为很多利好的消息都已经出来了。如果下一轮再要涨的话,要有新的“利好”消息出来,比如债务危机继续恶化,规模更大的通胀在西方国家出现。

    丁剑平表示,黄金的硬通货地位无法被别的贵金属取代,虽然很多贵金属也具有保值功能,这主要是由于时间和历史的原因。当战争、政府更替、饥荒时,黄金就说明一切。人类几千年的时间积累了黄金的地位,不是谁说取代就取代的。

    工业经济增速放缓钢材价格上涨阻力重重

    【开利综合报道】今年的钢材销售旺季以来,国内钢市一反常态的出现持续低迷需求释放的特点,造成高成本支撑下的钢材价格上下两难,陷入了一种长期的焦灼状态。对此,认为,国内乃至全球性的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放慢,作为工业生产领域的重要原料的钢材需求也就难以得到释放,缺乏需求基本面的拉动,钢市如一潭死水也就能解释的过去了。

    房地产、铁路等工业投资放缓

    工信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指出,目前工业经济运行外部环境总体趋紧,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政策调整、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以及用工成本上升、煤电油运等要素供应紧张以及利率汇率调整、企业融资困难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房地产、高铁等固定资产投资速度放缓,同时家电、汽车、造船等机械制造行业产销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直接造成上游钢铁行业的终端需求急剧下滑,虽然钢铁销售旺季依然过半,但终端采购行为依然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状态,难以拉动钢材价格产生大的变化,商家心态也开始有枪转弱。

    房地产调控和高铁投资调整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比1~7月份增速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0.4个百分点,为33.2%;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从1~7月份的-2.1%下降为-15.5%,向下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36个百分点。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这是自6月以来,该数据连续第三个月出现回落。

    经济环境整体集体偏弱,不确定因素增加

    宏观经济环境,今年以来,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一波接着一波,国际国内投资环境持续恶化,导致投资者信息受挫,投资减少,股票市场也是动荡不安;为了应对和治理通货膨胀,国家采取的是紧缩性的资金政策,市场资金流动性紧缩贯穿全年,各行业均面临资金紧张,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虽然近期国内资金政策有定向宽松的迹象,但整体趋紧的趋势仍然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宏观经济环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充满了不稳定性,给钢市的走向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同时,经济环境的恶化,特别是钢铁行业利润的减少,让部分钢贸商开始以各种方式逃离钢铁行业以规避风险;据中国钢铁现货网统计,2011年以来,已经有将近20万钢贸商考虑离市,更多的贸易商选择将手头的资金投向房地产等其他行业,紧留小部分资金维持钢铁贸易的正常运转,作为钢市的主力军的钢贸企业普遍缺乏资金,也就降低了钢材市场的活跃度。

    分析师指出,钢铁市场的活跃与否,需求的大小还在其次,主要着力点还是在于贸易商的市场行为,今年以来,钢市利润下降,贸易商缺乏炒市动力,钢价陷入涨跌两难的现状也就不难理解,其实今年的需求并不比往年差,之所以钢价在进入旺季后一直高位窄幅盘整,靠看需而动,大部分的原因是在于中间商的大规模离市。

    原材料价格小幅走弱空间有限

    再从成本方面来看,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7月份,中国进口铁矿砂3.89亿吨,同比增长7.9%,进口均价163美元/吨,同比上涨39.1%;截止到昨天(9月14日)63品味的印粉价格达到188美元/吨,小幅下跌1美元;北方钢坯价格暂时守稳运行,市场成交相对清淡。分析认为,下游钢铁行业需求不起,成交清淡,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开始小幅走弱,但整体行情仍将高位运行,下跌空间有限;钢材的钢性成本支撑力度仍强。

    总的来说,短期内国内钢市还将继续处于低迷状态,从工信部发布的工业经济报告不难看出,后期国内机械、房地产、高铁等行业的增速将继续放缓,钢材下游需求相对往年减弱或许在年内难以改变,同时商家炒市心态转弱,再加上沙钢和宝钢的后期出厂价格一跌一涨,让市场更加迷茫,在继续从紧的资金面压制下,至少在10月中旬前,钢价将继续处于下跌通道,长材下滑幅度必然大于板材,预计在50元左右,由于高成本的支撑幅度不会过大。

    铁矿石逆市坚挺价格拐点还需自身努力

    【开利综合报道】近段时间,随着欧洲债务危机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大宗商品整体表现弱势。然而铁矿石似乎是一个例外,8月中旬以来其价格连涨四周,逼近今年4月创造的每吨190美元年内高位。其中原因到底何在?

    梳理近期的商品市场,可以发现主要品种表现不佳,如上海期铜价格一度创下今年5月来的新低,而同期铁矿石价格却稳步上涨。受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包括宝钢在内的大型钢厂小幅提高了10月份的钢材出厂价。“近期主要商品价格下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欧债危机引发包括期货在内的金融市场动荡,继而影响到现货市场。而铁矿石由于衍生品品种上得晚,金融化程度有限,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反而不大。”“我的钢铁”资讯总监徐向春说。

    事实上,从国内市场看,铁矿石的供需面还是不错的。统计显示,我国经济虽然减速,但9月上旬的粗钢日均产量仍然维持在逾190万吨的高位,对铁矿石的需求比较强劲。而在供应上,我国的第三大铁矿石来源国印度目前还处在雨季,港口发货不畅。再加上印度本国钢铁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印度政府上调铁矿石出口关税。受种种因素影响,有分析认为,印度本财年的铁矿石出口量可能下降20%之多。

    此外值得关注的就是海运费的走势。虽然全球经济复苏受挫,但近期象征干散货运输景气程度的BDI指数却反弹50%并创年内新高。“海运费走高是一种技术性的反抽,毕竟上半年市场表现太低迷了。”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凯认为。根据刚刚发布的中报,上半年A股航运公司业绩几乎全线尽墨,龙头企业中国远洋巨亏27亿元。在严峻的生存压力下,海运费存在上行的空间,而这势必会直接影响铁矿石的到岸价格。

    在连续上涨之后,的铁矿石市场上贸易商因为利润有限,不敢大量囤货。而钢厂资金压力较大,采购也颇为谨慎,因此总体成交一般,铁矿石后市呈现走弱的趋势。“其实,钢厂最怕的不是铁矿石价格上涨,而是上涨之后的突然回调。那样会造成前期买入的高价原料变成包袱,企业面临减值损失。”一位大型钢铁公司高管指出。

    铁矿石市场的逆市坚挺也给业界一种启示:虽然很多人认为铁矿石价格迟早迎来拐点,甚至2012年就将出现。但在现实中,这有赖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真正转变,摆脱依靠投资和高额钢铁消费的习惯。也有赖于铁矿石供应垄断的打破,虽然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矿山不少,但优质的高品位资源还是掌握在三大矿山手中。正如CPI走势一样,铁矿石价格拐点是盼不来的,还需自身的积极努力。

    【市场要闻】

    未来中国需要适应较高通胀水平

    【开利综合报道】近期世界经济复苏形势出现反复,美欧困境凸显。在此宏观背景下,已成为全球增长重要动力源的中国经济受到关注,并承载着希望。一些国际知名投资银行的中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仍多亮点,但须防范风险,深化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难言“硬着陆”

    花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当中国经济仍然维持9%左右的增速时,讨论“硬着陆”似乎杞人忧天。花旗的观点是,今明两年中国增长会否出现明显减弱,与欧美经济会否出现衰退密切相关。沈明高谈到,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与发达国家经济并没有脱钩,如果欧美经济增速低于1%,中国出口增长可能失速,致使季度经济增速低于7%-8%的水平。从目前情况看,欧美出现温和衰退(一个季度负增长或0-1%低增长)的几率在上升。

    沈明高认为,一方面中国经济应逐渐适应较低增速的“新常态”,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快推出与欧美脱钩的举措。要保持一个较低但更可持续的增长,同时还能创造足够就业,就必须深化结构调整,开放服务业或是关键。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也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可能性很小。他说,汇丰8月份编制的数据说明,中国的工业增速仍在13%左右的高水平。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上升,外部需求可能继续走弱,但中国近几个月出口仍然保持强劲。

    他认为,中国未来出口增速可能放缓,但对经济增速影响有限,原因有二:一是危机后经济增长主要为内需拉动;二是进口增长可能因国内对外需求走软而减速,从而使贸易顺差得以保持。汇丰预期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在9%左右。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持类似观点,她指出,海外机构投资者普遍认为5%以下的经济增长才是“硬着陆”。瑞银预测,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为9%,2013年为8.3%。,尽管中国经济目前存在增长放缓趋势,但今明两年仍为“软着陆”。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谈到,今年以来出现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是政府调控的结果。由于过去经济偏热,现在放缓并非坏事,也有利于缓解通胀压力。不过,未来或应考虑政策微调以避免经济持续减速。他还补充说,现在中国的内需对外需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应考虑国内政策变化对外需的影响,以防调控过度。

    中国经济仍处增长“长周期”

    受访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仍处于增长“长周期”。瑞银的汪涛谈到,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形势不错。短期看,房地产行业和制造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另外,企业自主投资强劲,制造业增长迅速。企业升级换代,更新产能设备的大部分资金来自自留利润而非借款。她还指出,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将长期处在一个增长通道中,支撑因素包括:一、国内劳动力大量富余,大部分从事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的人口还未转入生产效率较高的行业;二、产能升级,企业设备升级等投资需求势头不减;三、国内的高储蓄率说明拉动内需仍有很大空间。

    沈明高则认为,在高储蓄率之下,投资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甚至是未来十年增长的动力之一。长期而言,中国应逐渐从外需投资(为出口而投资)转向内需投资(为国内消费和服务业发展而投资)。他还谈到,当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后,消费增长的重要性将逐步显现。中国政府早就提出要实现投资、出口和国内消费的平衡,关键是落实。对于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风险,专家都突出了外部风险。汪涛谈到,美国今年以来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攀升,再加上欧债危机蔓延,使得中国和东南亚一些贸易出口大国受到较大冲击。对此,中国一方面要接受外部环境疲弱的事实,调低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另一方面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损失。目前中国在财政刺激措施方面仍有余力。

    沈明高则谈到,全球经济将面临较长时间低增长,甚至间歇性负增长。中国以外需依赖为主的现有增长模式或已基本结束。而以所处发展阶段和结构调整潜力看,中国经济仍处在一个增长的长周期中,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增长动力的结构性转换。此外,对于中国价格走势,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通胀已经在7月见顶。屈宏斌认为,尽管预计消费物价指数将会在未来几个月逐渐回落,但回落速度可能很慢。抑制通胀仍然是政策重心所在。

    汪涛则谈到,中国物价走势总体确定,但仍存在三方面的变数:一是是否出现对粮食丰收造成影响的重大自然灾害,二是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是否会导致上游产品价格坚挺,三是中国偏紧的政策如果逐步回归常态,是否对价格产生影响。沈明高指出,在承受较低经济增速的同时,未来中国需要适应较高通胀水平。食品价格上涨、工资上涨、结构调整和相对较高的大宗商品价格都有可能将通胀率从过去10年的2%左右推至更高平台。

    中国经济“外溢”多正面

    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发表报告,谈及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外溢”作用。对此,瑞银的汪涛指出,这种外溢效应是积极的,目前看这种势头也没有出现衰减。她指出,中国对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对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尼西亚以及中东国家经济产生明显支持。此外,中国从德国、日本、韩国等进口大量高端机械设备等,也对这些国家经济增长产生拉动。瑞银认为,今后10年中国仍将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约三成贡献。

    宋宇则认为,中国对世界经济产生明显影响不是一个突然过程,而是逐渐积累的结果。近两年欧美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强劲,使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不过,沈明高提出,不应夸大中国经济的外溢作用。他说,就目前而言,中国经济的较快增长支持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并增加了从新兴市场的进口,中国在全球奢侈品消费和机械产品方面的进口更体现了收入增长和工资上涨等结构性变化。但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增长还不能独立于外部变化。

    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沈明高的观点是,欧美主权信用风险凸显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个非国际化、非自由可兑换的货币或可防止外部金融市场动荡带来的冲击,但也固化了结构失衡矛盾,加大未来经济调整风险。但他预测这仍将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或可见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扩大,汇率参考的一揽子货币中新兴市场货币的比重逐步提高等。

    汪涛也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不仅是出口贸易结算问题,还要考虑稳定币值,加强国内金融市场建设,扩大国内债券市场等,需要在各方面夯实基础。宋宇则谈到,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一部分。在美欧主权信用风险凸现的背景下,这种呼声更高,但这并非因果关系。人民币国际化是给鸟本来就有的翅膀松绑,即使在短期不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为市场增加一个选择。

    美元短期逞强农产品被迫低头

    【开利综合报道】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加剧市场风险,宏观因素主导商品期货走势。虽然美元长期贬值的趋势不变,但这种贬值不是一蹴而就,今年美元可能还有一些短暂升值,欧债问题挥之不去、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避险情绪升温导致美元短暂升值。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本年度农作物中,美国和中国的大豆将减产,但玉米、棉花将大幅丰产。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加剧市场风险,宏观因素主导商品期货走势。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大幅下挫,但是,美元指数长期贬值趋势不变,拥有消费刚性和避险功能的部分农产品将凸显其投资价值。9月份以来,欧洲债务危机风险加剧,美元指数大幅飙升,从74.18最高上升至77.78,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挫,全球股市动荡加剧,美国主权债务信用评级下调,欧债危机升级,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债务危机的担忧使得避险情绪急剧升温,黄金和美元指数大幅飙升,加剧大宗商品价格的跌势,国际农产品价格跟随下跌。

    美元指数是美元相对以欧元为主的一篮子货币的变化比率,欧元的变动对美元指数的走势有重要的影响。近一周美元指数上升势头略有好转,主要非美货币迎来反弹,美元指数才回落到76.54。德法和希腊领导人会晤取得良好进展,希腊将坚决留在欧元区,欧盟领导人强硬言论,力推欧元区共同债券进入可选方案,欧元市场恐慌情绪缓解,欧元反弹使美元指数回落。

    但对贸易持续逆差的美国来说,美元贬值是长期趋势,美元主权债务风险也加剧美元的贬值趋势。2008年次债危机后,美国实行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效果不佳,财政赤字上升,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8月6日,标准普尔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AAA至AA,百年来标普首次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美国债务是金融市场上的未解决的重大风险问题。

    当前美国政策还是以就业为重心,在就业市场前景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宽松政策将成为常态,预计美联储后期可能会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进入流动性陷阱中的美国经济不一定能得到实质刺激,宽松的货币政策却加剧经济泡沫,反而会导致美元贬值,而推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恶化全球通胀及通胀预期。虽然美元长期贬值的趋势不变,但这种贬值不是一蹴而就,今年美元可能还有一些短暂升值,欧债问题挥之不去、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避险情绪升温导致美元短暂升值。

    另外,美国政府出台就业刺激方案以及其他经济措施,这些均可能短期利好美元。鉴于欧元区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欧元仍然面临较大的波动风险。欧洲债务危机不单是经济问题,现在已经过渡到政治问题,欧债问题解决还是一个长期过程。当期国际农产品市场处于青黄不接时期,北半球中国、美国农产品处于成熟期,产量预期基本定型,天气对单产的影响逐渐衰弱,宏观经济局面短期主导国际农产品价格走势,近半个月来国际宏观经济形势恶化,全球经济增长担忧引发需求疑虑,美元指数飙升加剧农产品价格回落。

    本年度年初全球依然处于拉尼娜气候的影响之下,3-5月份北半球爆发低温天气,美国和中国的农作物普遍播种推迟一到两周的时间,当前大豆、玉米、棉花已经进入关键生长期的末期,成熟期推后是农作物普遍面临早霜的风险。但本年度总体天气情况对农产品的影响相对较弱,中国和美国农作物主产区雨水充沛,没有发生极端的洪涝和干旱情况,总体农作物单产情况保持相对良好,粮食有望继续丰产,新作农产品上市后,农产品供应压力将缓解。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本年度农作物中,美国和中国的大豆将减产,但玉米、棉花将大幅丰产。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剧减导致产量下滑,大豆价格易涨难跌。玉米、棉花在丰产压力下,价格回落明显,中国政府对棉花实行不限量保价收购政策,棉价下跌得到有效的控制。宏观的不确定性使金融市场普遍下跌,短期内农产品价格被拖累下滑,但随着欧元问题的缓解,美元升值对农产品的影响将逐渐消退,减产、具有消费刚性的大豆、豆粕、豆油等品种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鲍红波)

    【市场观点】

    当心国内棉花定价权再度落入美国之手

    【开利综合报道】在中国很多地方,还是保持着棉商棉贩到地头挨家挨户收购的落后局面,市场的任何变化都会成为巨大风险运输成本、棉厂开工情况、天气、外国订单,使种棉花成了和赌博一样不安全的问题。棉商棉贩在囤积棉花的时候,没有想到,今年中国纺织业正在经历“大劫”,无力开工的企业越来越多。

    今年的纺织业很是反常。山东棉业人士的实地调研显示,德州地区有30%~40%的纺织企业已经停产,80%~90%的纺织企业全面限产,业内普遍判断,当前纺织行业的困难程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纺织业停产限产的一个直接后果是采购停滞,棉纱企业接不到订单,库存高企,资金紧张。在山东部分地区,有的纱线交易价格每吨下跌几千块钱,原因就是棉纱厂急于回笼资金。

    此前,受棉花价格疯涨影响,棉织品价格普遍上涨,国内的需求受到很大抑制。而深陷债务危机的欧美国家,需求依然疲软。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的服装出口实现了同比超过20%的增长,但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认为,这实际上是提价导致的账面虚增,上半年实际出口数量增长大概仅仅只有2%。出口疲软,内需不振,上下游纺织行业的萧条,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棉花价格会在6~8月这样一个青黄不接的季节,反常暴跌。

    汪前进说,棉价从3万元/吨的高价下跌至2.5万元/吨左右时,市场还普遍相信是游资的离场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然而之后一再下跌直至跌破政府设定的保护价19800元/吨,就必须要梳理棉市本身的供求因素。但是这些信息和分析,对于农民来说,显然是没有意识和能力去搜集和获取的。“他们只能凭运气猜测棉花接下来是暴涨还是暴跌。”民间经济学家刘军洛说,中国棉农没有国家的保护机制,更不懂期货的对冲,导致出现“涨也赔钱,跌也赔钱”的局面。

    面对低迷的市场,9月1日,国家棉花收储计划正式实施,国储将以19800元/吨的价格敞开“无限量”收购新棉,这是国家首次以最低保护价敞开收储,中国将棉花纳入经济作物,此前一直不享受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托市政策。按现在19800元的收购价,对应的籽棉收购价格在每斤4.2元左右。据估计,当籽棉收购价达到每斤4元时,种棉与种粮收益持平。而籽棉收购价若低于4元/斤,种棉就不合算,会挫伤棉农明年种棉的积极性,次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可能会减少。即便棉农今年逃过了一劫,未来的棉花种植依然难言乐观:近年来棉花的种植成本一直在增加,但是良种补贴却是多年未变。

    与中国棉农的尴尬处境相比,美国棉农则显得无忧无虑:他们不仅不会担心棉花卖不出去,也不担心价格大起大落的烦恼。“中国的情况是,在棉花期货的暴涨暴跌中,只有专业炒期货的期货交易商赚钱,和中国棉农没有任何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国棉农不光受天气制约,还被动地参与到全球化的棉花暴涨暴跌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刘军洛说。

    “美国有全套棉花相关产业的保护,美国的棉花产业必定不会在美国经济发展的转折时刻跳出来添麻烦。”刘军洛介绍,不仅如此,美国依靠期货及补贴政策还掌握着世界棉花的生死权,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按照美国长期战略需求进行精准打击。比如上一轮棉花价格的暴涨,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操控痕迹就很明显。“这些年中国棉花最高的产量也不到700万吨,但是美国农业部居然预测中国2010年棉花产量是718万吨。”首创期货研发中心经理董双伟曾指出。

    刘军洛表示,在棉花准备种植的时候,美国农业部先放出消息,缩小供需比例预期,把棉价预期调低,促使中国棉农不敢多种,企业也放心大胆地不储备棉花,省下仓储费用并预防棉花丰收时棉花过剩。而等到棉花快上市时,又放出很多利好消息,说实际产量与预期有很大差距,同时需求比预期要高,造成棉花价格应声上涨。

    刘军洛认为,中国纺织业的产业链如果就这么被拉断,美国棉花硬挤进来,无疑是给了美国可趁之机。“中国如不重视对棉农进行补贴和扶持,中国对外棉的依赖将进一步加深。中国棉花也将步玉米、大豆的后尘,被美国所控制。把定价权让给美国棉农,这对于中国这个以制造业为生命线的农业大国是很危险的。”

    供大于求“疯狂的棉花”难再现

    【开利综合报道】“现在的棉花价格应该是今年的底部,不会跌到哪里去了,但涨幅也不会太高,总体波动不会特别大。”永安期货棉花分析师匡波表示,除非有突发事件发生,今年棉花行情应该会以平稳为主。

    匡波接触到了不少棉纺织企业,都对今年的棉花持谨慎态度。“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家的消费受到了很大抑制,低端纺织品出口受到来自东南亚的冲击,出口订单增长不是很理想,这对棉花需求是很大的抑制。”匡波表示,今年我国棉花产量将达738万吨,同比增长11%,但需求并未同步放大,这是对棉花价格上涨最大的压制。

    不过,国家19800元/吨的棉花收购价,是棉花的“最低保护价”,这限定了中国以及世界上最低价格的底位,也就是说这个价格会保护棉农不会亏本,这也是借鉴了很多其他国家良好的运作体系。至于棉花上涨空间有多大,匡波表示:“行情很难判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另外,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芳预计,今年全国棉花产量738万吨,同比增长11%。同时,全球棉花主产国多数丰收,供给略大于需求,棉价有一定下行压力。虽然原料价格下跌,但下游纺织行业对原料需求却无明显增长。中棉协认为,新年度纺织行业发展增速或将持续趋缓,预计棉花需求仍维持上年度水平,即1000万吨。而从国际上看,2011年度大多数主产棉国棉花丰收,产量将大幅增加,而需求变化不大,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供给略大于需求,棉价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糖价下滑或为假摔上涨窗口将延至明春

    【开利综合报道】在中秋过后下游需求骤减及国储第9次抛售储糖的双重打击下,一路披荆斩棘的糖价终于出现调头向下的势头。从现货市场表现来看,多数地区均出现50—200元不等的价格回落;而在期货市场,在第9次国储糖被抛售的当天,成交价依旧出现上涨局面。“通过国储抛糖使当前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实质性改变的可能性不大,而从本榨季前几次抛储情况来看,最后成交均价仍维持高位,”中投顾问分析师梁铭宣说,他同时预计,白糖高企的情况将维持到来年3月。

    食糖价格的持续高涨使得国储不得不在近一年时间里9次投放国储糖,属近年来投放次数最多。即使如此,不断拔高的糖价如开花的芝麻,依旧出现节节攀高的局面。为了保证食糖市场供应,稳定食糖价格,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决定于9月16日投放第9批国家储备糖,数量20万吨,竞卖底价为4000元/吨(仓库提货价)。国家储备糖投放通过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电子网络系统公开竞卖,竞卖标的单位为300吨。

    受此消息影响,现货市场白糖价格开始回落。根据昆商糖网产销价格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在上周一周内,除青州市场价格持平外,其它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回落,跌幅从50元到200元不等。“由于食糖价格近来持续走高,政府开始第9次抛售储备糖行为,这样高频率的抛储政策将打压糖价,同时也向市场传递政府稳定糖价决心的信号,所以,短期内糖价出现小幅回落。”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说。

    不过,白糖的期货价格却出现与现货价格相悖的现象。糖价的高涨使得白糖的进口额度也水涨船高。此前,梁铭宣曾表示,国内食糖价格除了受国内食糖供需关系的影响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国际市场食糖价格的波动影响。而由于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全球大多数食糖主产国产量较以往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而这使全球糖业的供给格局发生转变,逐渐转变为供给平衡或供不应求状态,而国内的冰冻天气给甘蔗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导致我国产量也出现一定幅度的缩减。

    此前,多数观点指出,由于制糖的原材料有所差异,南方主要是甘蔗榨汁,而北方则是甜菜为主,因此,不同区域的自然状况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食糖的产量。“甜菜不能长时间连续播种,必需在中间穿插其它作物改善土壤结构,所以,农民们更愿意种植其它经济作物,怎么动员农民扩大甜菜种植面积,也非常重要。”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此外,制糖工艺等也成为影响白糖最后价格的环节。

    “从目前的制糖成本来看,每吨在5500元左右,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2%,当前农产品上涨属于成本推动型上涨,因此白糖价格高企将维持一段时间。另外,两节备糖已结束,新疆部分甜菜糖厂9月下旬即将开榨,11月新糖将全面开榨,加上每年的12月至来年的2月、3月是生产糖的时节,基于对后市糖价看涨预期,其供应量将出现一定幅度上涨,糖价将有所下降,因此,预计白糖高企的情况将维持到来年3月。”中投顾问梁铭宣说。

    食糖产业链主要包括种植、加工、商业三个环节,其中加工企业是这条产业链的核心,梁铭宣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食糖产业存在结构性问题,行业整合需加快,加工企业需要加强与商业企业的联系,扩展新的销售渠道和新的商业模式,近年来逐渐火爆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将在未来几年改变中国食糖流通现状。

    【市场动态】

    美国2011/12年度大豆产量及单产可能高于预估

    【开利综合报道】一高级行业执行长近日称,美国在9月1日开始的当前市场年度的大豆产量可能超过8500万吨,由于中西部许多州的作物状况较好,具有较高的蛋白含量。美国农业部(USDA)上周在月度供需报告中预估,美国今年大豆产量为8397万吨。

    美国大豆出口理事会主席RoyBardole称,产量将低于去年的9000万吨,但当前的预估值似乎较低,随着未来数月收割的展开,产量或将被上修。他称,爱荷华州、印第安纳州和伊利诺斯州许多地区的作物因8月份的炎热和晴朗天气大幅受益,增加了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他称,全国大豆平均单产或最终达到每英亩42-43蒲式耳,而当前美国农业部预估为41.8蒲式耳。

    Bardole表示,在爱荷华州他自己的农场,平均单产通常为每英亩48-50蒲式耳,但今年会达到55蒲式耳左右。他称,与玉米不同,大豆作物的开花期大约有两个月之久,尤其是在北部各州,花期自7月初开始,从而给作物生长带来了充足的机会,即便是有时天气恶劣。他称,产量仍将同比下降,由于春季播种前,密苏里河谷洪水泛滥。中西部早期霜冻的开始构成又一忧虑,开始时间比预定提前逾两周,然而,大部分大豆作物已经度过了能够受到霜冻影响的阶段,他指出。

    Bardole表示,未来六个月,CBOT近月大豆期货合约或将跌至每蒲式耳13美元以下,跌向12.50美元。交投最活跃的11月合约当前交投于每蒲式耳13.55美元左右。随着收割的展开,价格将下跌,即将开始的南美大豆播种面积亦预期巨大,也将打压价格。

    而美国谷物理事会的亚洲顾问组成员FrankKralicek称,未来几个月,美国玉米单产或将上修至每英亩149-150蒲式耳,因许多州的产出好于预期。在许多地区,例如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爱荷华州北部和明尼苏达州,单产似乎被低估,料将上修。“单产不会比这一数据更差,因为多数因恶劣天气而状况较差的作物已被收割,”Kralicek称。本月初,部分民间分析师预估美国玉米单产最低达到每英亩143-147蒲式耳。

    油世界:美国玉米价格过高可能损及其出口市场份额

    【开利综合报道】总部位于汉堡的油籽行业刊物油世界周一表示,美国玉米价格太高,将令这个全球最大供应国有损失市场份额的风险。另外,虽然前景预估黯淡,玉米收成仍可能优于预期。

    油世界全球油籽主管ThomasMielke在东南亚美国农业合作社会议中说,这些因素对大豆短线价格来说是利空。“大豆价格和豆粕价格目前已处于高位,”ThomasMielke说,“预估短期内,利空因素将成为主导,先是在期货市场,但也会蔓延到现货市场。目前已知的利好因素是价格已有回落,可能会延续到今年9月/10月。”

    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旺盛需求,加上美国出现逾50年来最炎热夏天,最近已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玉米期货推升至纪录高位。“相较其他产地,美国玉米价格已经太高。美国有丧失出口市场份额的风险,”Mielke说,“美国玉米产量可能会略高于预期,大豆可能也是如此,但有点言之过早。”油世界6月时说,全球2011/12年大豆产量预估约2.65亿吨。

    印尼:2011年糖产量或较政府预估低10%

    【开利综合报道】印尼糖业协会(AGI)近日称,今年该国白糖产量预计为230-240万吨,约较政府预估值低10%。印尼拥有43-45万公顷甘蔗种植园,农业部预计今年白糖产量在258万吨。

    印尼糖业协会秘书长表示,目前每公顷甘蔗产量为73.29吨,据此估算今年白糖产量可能仅为230-240万吨。8月底之前,印尼三分之二的甘蔗种植园已经完成收割,白糖产量总计158.8万吨。瓜哇岛持续降雨迫使上个榨季开榨由5月份推迟至6月份,导致甘蔗含糖量下降,白糖减产。为满足家用及工业消费需求,印尼每年原糖及白糖进口总量超过200万吨。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国泰君安期货-晨报+开利财经【9.20】
  • 国泰君安期货-晨报+开利财经【9.7】
  • 国泰君安期货-晨报+开利财经【9.6】
  • 国泰君安期货-晨报+开利财经【8.30】
  • 国泰君安期货线材、螺纹晨报【8.23】
  • 国泰君安期货_晨报+开利财经【8.16】
  • 国泰君安期货线材、螺纹晨报【8.15】
  • 国泰君安期货-晨报+开利财经【8.12】
  • 国泰君安期货-晨报+开利财经【8.11】
  • 国泰君安期货-晨报+开利财经【8.8】